煙草在線據瀘溪新聞網報道 近日,筆者在湖南省瀘溪縣浦市鎮馬王溪村看到,炎炎烈日下,一位頭戴斗篷的老漢正在煙田里忙著采前培管,綠中泛黃的煙葉后期長勢良好,已進入采收期,煙田旁邊,農民正在平整秧廂,播種稻谷,好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該村種煙大戶——謝龍生今年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300畝,全部實行了煙稻連作。他告訴筆者:實施煙稻連作每畝預計可收煙葉240多斤,打稻谷800多斤,除去土地租金600元,加上請工和種子、農藥、化肥等成本,一年搞他個一千七八不成問題。
像他這樣的種煙大戶在瀘溪已不止一家。從煙辦譚永武主任那里了解到,目前,該縣30畝以上的種煙大戶就有近300戶,覆蓋面積達7200余畝,占全縣煙葉總面積的30%左右。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已成為該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風向標”。
據縣農業局推廣技術負責人譚善生介紹,煙稻連作是該縣近年來推廣的一項高效增產種植模式,通過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資源,提高復種指數,實現水旱輪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控等先進適用技術,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減少了病蟲危害,解決了煙稻爭地矛盾,提高了經濟效益。
近年來,瀘溪縣立足本縣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加快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進土地合法有序流轉,積極發展煙稻連作,通過大戶帶動,技術推動,提升了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效率,緩解了農村勞動力緊張壓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據悉,該縣2013年共推廣煙稻連作5000余畝,同比增加了3000多畝,面積翻了一番多,僅此一項,可實現農民凈增收入近900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