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四川新聞網報道 煙葉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烤煙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煙草行業反哺煙區、助力“三農”的創新實踐,是踐行“兩個至上”、讓行業發展成果普惠廣大煙農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宜賓煙草行業始終堅持把加強煙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煙草行業參與煙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切入點和著力點,全面加強了基本煙田、土地整理、煙水工程、育苗工場、烘烤工場、機耕道、煙草農機、基層站(點)、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
歷時六年多,投入六個億,宜賓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已極具規模,成效顯著,為促進我市烤煙生產由傳統農業向現代煙草農業的跨越奠定了基礎,為助力煙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樹立了榜樣,為十數萬煙農脫貧致富鋪就了一條“黃金大道”。如今的煙區,生產條件大幅改善,綜合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煙農收入快速增長……
常規項目——綜合配套彰顯成效
農業的薄弱首先是農業基礎的薄弱。我市煙區多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二半山區,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土層薄瘠、缺水嚴重、交通落后、極端天氣頻發,農業生產靠天吃飯,農民生活難以改善。自2006年我市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以來,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高度重視,始終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煙葉工作的重要位置來抓。早在2004年,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就提出了煙水、烤房、站(點)、防雹以及煙葉信息化“五項工程”。2006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實施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及時成立了機構,制訂出臺了符合我市實際的管理辦法以及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2009年,市委、市政府又從煙葉稅中提取了2個點用作基礎設施管護資金,基本解決了煙區基礎設施的運行管護問題。六年來,煙草行業按照“綜合配套、集群建設”的思路,集中資金、資源,以建設規模大、覆蓋廣、效益好的優質工程為主,投入了6.04億元用于煙區常規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建成各類工程1.9萬件,基本解決了31萬畝基本煙田的煙水配套、13萬畝煙葉的密集型烘烤以及6萬人的飲水難、出行難問題,建立了覆蓋全市所有煙區的防雹增雨體系。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帶來了煙區生產條件的大幅好轉,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特別是在近幾年煙區屢遭季節性干旱少雨等惡劣天氣的情況下,煙基工程對防范自然災害、降低災害損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當地干部群眾親切地稱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土地整理——成片推進助農增收
土含萬物,地養千祥。面對煙區地塊高差大、坡度陡、貧瘠破碎,難以實現規模化和機械化的天然障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民增收”為目標,整合資金,集中力量,按照山區不少于200畝、壩區不少于500畝的標準,選擇土壤條件好、適宜推廣機械化作業、煙葉種植穩定、煙田規模連片的區域,大力實施土地整理。近幾年,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累計投入了3886.36萬元,依山就勢,通過小改大、坡改梯、曲改直、薄改厚,對煙區的2.07萬畝耕地進行了整理。在實施土地整理時,高度重視土地整理區域的肥力修復工作,分區分類制定土壤肥力修復方案,采取客土回填、增加耕翻次數、調節土壤PH值等綜合配套措施,有效改善了土壤團粒結構,優化了土壤性狀,基本實現了當年地力恢復。“沒有一片土地會拒絕莊稼”,有了好的土地就要種出更好的莊稼。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土地整理為基礎,在整理后的土地上科學合理、經濟高效地配套生產便道、溝渠等基礎設施,大力開展起壟、施肥、覆膜、移栽等環節的煙草農機推廣應用,不斷提高煙葉生產機械化水平,促進了各類煙基項目和農業機械在整理后的煙區有機結合。通過土地整理和各種設施的綜合配套,不僅實現了田塊規整、道路順暢、排灌自如,還增加了耕地面積,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耕地質量,促進了規模化種植、機械化作業、集約化管理,當地百姓無論種煙或種其它作物,均能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增加收益”。
水源工程——生命之源潤澤一方
宜賓,自然概貌“七山一水二分田”,雖有三條大江,但煙區的喀斯特地貌決定了田土的保水蓄水能力較差,大農業及煙葉生產季節性、功能性缺水十分嚴重,民間一直有“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的說法。面對煙區資源性、工程性、季節性缺水嚴重,原有小型水窖、水池、山坪塘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要的客觀實際,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根據“責任煙草”的要求和建設“惠民工程”的初衷,全力推進大型水源工程建設。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精心指導下,共規劃了6處擬建大型水源工程,其中,筠連縣后溝水庫已順利通過國家煙草專賣局的資金批復并已動工修建,項目總投資30321.14萬元,成為四川省獲國家煙草專賣局審批通過的第二座大型水源工程項目,也是國家煙草專賣局投入資金最大的重點項目之一,建成后可解決筠連縣8個鄉鎮、68個村、2.97萬農村人口、3.1萬場鎮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和9.36萬畝耕地(其中基本煙田7.1萬畝)的灌溉用水問題,并兼具防災減災、改善生態、促進其它產業共同發展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興文縣芭茅溝水庫、屏山縣中壩水庫等五處水源工程項目也正緊鑼密鼓、穩步有序地推進。
未來——加大投入再譜新篇
為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綜合配套水平,促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和煙區經濟社會發展,煙草行業將按照“整縣推進、單元實施”的思路,在摸清已建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到2015年,還將投入2.45億元,重點選擇煙葉特色鮮明、工商合作緊密、生態條件適宜、煙農積極性高的煙區,通過高水平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建設,著力打造一批現代煙草農業核心單元區,全面實現煙區“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全面增強煙區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幅改善煙區生產生活條件。
后記:煙葉基礎設施建設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大好事、大實事。煙草行業在加強煙葉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煙區發展難題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群眾的普遍贊譽和支持。一件件煙葉基礎設施項目的落成,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戎州大地,照耀著一個個煙區新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崛起。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