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經濟網報道 煙草行業長期以來積極扶持“三農”。從1985年起,煙草系統反哺農業的資金每年大約在20—70億左右;在1985―2006年的21年里,煙草行業反哺農業(包括主產區地方政府的稅收返還)的資金總計達500—650億元。為我國廣大貧困農村的脫貧、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面貌的改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煙草行業反哺農業主要體現在:價外補貼、產前投入補貼、自然災害救濟和農業保險、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等四個主要方面。自2005年開始,煙草行業在全國煙葉產區實施為期五年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以煙水工程、烤房改造為重點,使廣大煙農共享煙草行業改革發展成果。
重慶是西南煙區重要組成部分,煙葉生產分布在渝東南武陵山區和渝東北三峽庫區的12個區縣,而其中10個為國家級貧困縣。
這些貧困縣多為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地形復雜多變。在未通公路之前,此地區基礎設施落后、經濟發展嚴重滯后。尤其是農業產業機構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玉米、紅薯、土豆等種植作物,經濟附加值低,農民增收乏力;傳統的種煙區受制于“水、電、路”等因素的影響,新農村建設阻力重重。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如今,在當地政府和重慶煙草專賣局的支持和幫扶下,貧困區面貌已悄然革新。2000公里的骨干公路已于去年年底完工建成。另修建農田機耕路2080公里,受益農田83.2萬畝。今年計劃再投入10億元建設煙區骨干通暢路1300公里,實施道路安防工程500公里和若干水源工程項目。2013年度重慶煙區基礎設施建設總投入將達到13.3億元,這些舉措將大大緩解自然災害對農村生產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
隨著道路的貫通,相關的基礎設施也逐步配套到位。2013年重慶市共發展40——120畝烤煙種植專業戶4686戶,培育120畝以上烤煙家庭農場388個。調整優化煙葉布局,重點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發展。同時,以綜合服務型合作社為主,大力推進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針對煙葉生產的特殊性,行業率先推進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點,大力研發符合重慶山地煙區實際的農機具,進一步促進煙葉生產減工降本增效。新農村建設由此得以順利推進。
通過近幾年的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去,不僅盤活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的社會矛盾,這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有一定的引領示范作用。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