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樂安消息 江西省樂安縣局把“三個始終”作為我們員工的行動指南,在服務煙農上從以下三個方面不斷的下功夫:1.要穩步提高煙農種煙收益;2.要逐步降低煙農種煙強度;3.要建立完善煙農服務管理體系。把“關愛煙農,服務煙農,普惠煙農”落實到實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扶持建立合作社
樂安縣紅光現代煙草專業合作社位于樂安縣戴坊鎮紅光村,于2010年10月12日正式設立。其宗旨是以減少生產用工,降低勞動強度,促進社員增收。縣局領導一直高度重視合作社的建設,并不斷進行摸索前進。目前合作社現有社員72名,種植煙葉面積2008.6畝,現有行業投入總資產金額962.42萬元,地方政府投入740萬元。其中小二型水庫加固兩座投入500萬元,硬化路面投入40萬元。土地整治200萬元,無償提供示范點場地等。合作社內可經營資產為421.89萬元(包括育苗工廠、烘烤工場和農機具資產)。本合作社主要開展烤煙種植和烤煙生產專業化服務等業務,下設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5支專業服務隊伍,其中育苗隊人數6人;植保專業隊人數9人;機耕專業隊人數10人;烘烤專業隊人數11人;分級專業隊人數20人。合作社理事會由8人組成(設理事長1人);監事會由3人組成(設監事長1人)。總計11人。目前擁有集群烤房50座,連體烤房94座,共144座烤房,可供烘烤面積為2600畝左右;小型起壟機25臺,大型起壟機2臺,培土機44臺,播種機1臺,剪葉機1臺,多功能管理機3臺,移栽機1臺,拔桿機2臺,植保機2臺,共有農機具81臺;育苗工廠1座,其余為鋼構育苗棚,可充分滿足煙農的育苗需求。
圖為合作社成立大會
2.積極建設科普工作室
目前已建立了山碭和湖溪兩個科普工作室,硬件設備已經裝飾進去,預期在年底就可投入使用。科普站的主體是煙農,以服務煙農為宗旨,目的是讓煙農從“勞動型”向“科技型”“管理型”轉變。
科普站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是:
一是將標準示范煙站與科普宣傳活動相結合,充分利用完善的硬件條件以及直觀易懂的實物標本等相關書籍和圖冊,提高煙草科技知識普及率。
二是招聘一批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科普宣傳員隊伍,宣傳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和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手段,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育手段對基層科技工作者和煙農進行培訓,及時和準確的推廣新型的實用生產技術
三注重提高科普煙站站長的思想認識和綜合素質,加強站長的學習培訓,發揮領軍人的作用,由站長帶動煙技員和煙農,并建立完善科普煙站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真正發揮科普站的科普宣傳和科技推廣作用。
四是建立標準的科普示范站,豐富基層職工的娛樂文化活動,提升基層煙站文化生活質量。同時,不斷總結經驗、相互交流、尋找差距,提升科普煙站的功能,穩步推進基層科普煙站建設。
五是多種形式科普活動相結合,努力提高煙農的科技素質。
3.幫助煙農解決資金問題
隨著農資產品的漲價,也是煙農種煙最大的成本投入。一些煙農一時間難以支付肥料等農資產品的費用,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樂安縣煙草分公司及時與當地銀行信用社溝通,幫助煙農解決資金問題,為煙葉生產提供了保障。縣局(分公司)也積極推出農資產品相關扶持政策,努力降低種煙成本。
圖為農資產品優惠扶持政策
4.推動集約化生產
不僅興建了大型育苗工廠保證煙苗質量,在土地流轉,新型機械化購買等方面也在努力推進集約化生產,雖然不斷遇到新問題,但縣局領導和各級員工并不氣餒,不斷地摸索著前進。
5.積極引進先進機器,提高機械化耕作水平
2012年樂安縣局積極引進移栽施肥多功能機械,該機可以大大降低煙農種煙強度,達到“建工增效”的目的。在烘烤期間又積極推廣新型編煙機,在紅光村試驗發現,該機械可以加快編煙步伐,目前機械雖然出現少量掉煙現象,但根據試驗研究發現可以進行改進,一旦投入使用可以大大節約編煙時間,同時解決當前煙葉請工難得問題。
圖為大家在觀察編煙夾使用情況
6.及時解決煙葉生產問題,加大培訓力度
2012年迄今為止已經印制9期煙技簡報,涵蓋煙葉生產各主要環節,及時準確地傳遞煙葉生產知識。并根據煙葉生產遇到的問題,及時提出專業意見。
一線煙技員始終把服務煙農放在心上,深入田間地頭觀察煙葉生產情況,及時傳輸煙葉生產信息。
在遇到災難時,領導及時出現在災情現場,安撫煙農,和煙農一起增強抗擊天災信心。
在培訓方面,縣局一直高度重視,每年組織和舉辦煙葉生產培訓12場次。
圖為第一時間前往災區現場并安撫煙農
圖為煙技員在田間調查病害發生情況保證煙葉正常生長
圖為煙技員和煙農的培訓
7.積極創新,引入新技術,為樂安煙葉生產注入新的動力。
2011年正式成立新部門—煙葉實驗站,該部門主要工作內容即引入新技術,新產品通過田間試驗和推廣,為煙葉生產提供新的技術要求。
圖為實驗站人員探索田間最佳施肥水平
圖為觀察新型有機無機肥料的使用情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