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普洱消息 為充分利用煙區良田,全力推進以煙后糧作為示范的耕作制度改革,確保普洱市糧食安全,2013年普洱市在主要煙區組織實施30萬畝煙后玉米示范種植,其中核心示范樣板1.3萬畝。煙后玉米種植已成為普洱煙區農民增加糧食產量的重要措施。
2012年,普洱市煙后玉米種植面積完成25萬畝,平均單產達302公斤/畝,總產達7.5萬噸,增產增收效果突出。
今年30萬畝煙后玉米種植主要安排在景東、景谷、鎮沅、墨江、寧洱、思茅、瀾滄等煙區,力爭平均每畝單產達310公斤以上,總產達9.3萬噸。
7月份以來,全市煙區積極落實計劃,制定方案,精心組織,將任務分解落實到鄉、到村、到戶、到田,及早就位良種、化肥、農藥等物資,組織開展培訓。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行政推動和技術服務,通過“插牌子、亮身份、定目標、定獎懲”,將煙后玉米示范區建成行政領導抓糧食生產的“指揮田”、農技人員抓技術推廣的“樣板田”、科研人員抓科技成果的“展示田”,成為新時期“政技結合、技物配套、專業服務”的載體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目前,全市煙后玉米長勢良好。煙后玉米增產模式的成功推廣必將有力推動煙區經濟的協調持續健康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