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農正在處理田間不適用底腳葉
煙草在線重慶消息 優化煙葉結構,提高優質煙葉原料供給能力,是促進轉變煙葉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是實現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關鍵舉措。2013年,重慶市煙草公司酉陽分公司緊緊圍繞“原料保障上水平”的目標任務,以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為統領,以維護煙農利益為突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局相關要求和部署,深入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基本情況
全縣于6月中旬啟動不適用底腳葉處理工作,涉及2910戶煙農,83830畝煙田,全縣完成不適用鮮煙葉處理共計完成1.041萬噸,折合干煙葉4.3萬擔,其中完成底腳葉清除0.621萬噸,折合干煙1.38萬擔左右,已處理頂葉0.42萬噸,折合干煙葉1.2萬擔,全縣不適用頂葉預計在10月上旬全部完成。廢棄鮮煙葉均嚴格按照市局要求妥善處理,集中銷毀或就地就近處理。全縣不適用煙葉處理達標后,按照每畝150元/畝的補貼標準,預計總計補貼1257.45萬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
為切實推進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該分公司成立了主要領導總體負責、分管領導具體管控、責任部門嚴格落實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落實,嚴控過程管理,嚴格逗硬考核,確保工作方案科學可行,責任劃分明確,過程管理到位,考核兌現客觀。
(二)加強宣傳發動,正確輿論導向
為爭取工作主動,分公司、站點加強宣傳發動,通過召開現場會、算好對比賬,打消煙農疑慮,消除煙農負面情緒,推動煙農自覺、自愿進行不適用煙葉處理。
1、加強輿論宣傳:年初,分公司印發了800余份《告煙農書》,明確告知煙農不適用煙葉處理要求、補貼標準,同時分公司和縣委縣政府、各烤煙鄉鎮加強溝通,多次在烤煙專題工作會、縣新聞媒體上宣傳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為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造勢。
2、加強示范帶動:2013年分公司強化科技興煙,推進“四區建設”,將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作為“四區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做好示范帶動作用。示范區內劃分責任片區,做好插牌定界工作,嚴格現場管理,切實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示范工作。
(三)強化基礎配套,保障硬件支撐
為加強不適用煙葉處理硬件配套,解決不適用煙葉處理后續問題,防止因不適用煙葉處理造成環境污染,分公司建設810座不適用煙葉處理池,增強基礎配套。
1、科學合理選址:集中在核心展示區、公路沿線、規模村,按照有效覆蓋20畝煙田的面積建造一個處理池。
2、按照“三個統一“建設:統一建設模式,原則上由合作社統一建設;統一建造規格,保證有效覆蓋;統一維護保養,由收益煙農戶提供土地及日常維護。
(四)嚴控過程管理,確保工作到位
分公司從大田管理、烘烤、預檢、收購四個環節嚴控不適用處理,通過加強過程環節的管控,扎實推進不適用煙葉處理。
1、重點把握大田管理環節,嚴控不適用煙葉“源頭”。分公司和站點分別召開不適用煙葉處理現場會,現場演示不適用煙葉處理流程、標準,各站點技術人員深入田間,督查煙農嚴格執行“下二上二”處理,開片差、發育不良、假熟、欠熟、病斑面積大于20%的煙葉不予采烤,將不適用鮮煙葉處理在田間。
2、加強烘烤環節的不適用煙葉控制,減少不適用煙葉“支流”。首先分類編桿,杜絕不具備烘烤素質的煙葉進入烤房,其次加強烘烤過程控制,嚴格執行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藝,減少烘烤過程中產生不適用煙葉,再次烤一棚分一棚,在煙葉初分環節剔除不適用煙葉。
3、嚴格預檢環節,減少不適用煙葉“滲入”。通過提高入戶預檢率,嚴控青煙、雜色煙等不適用煙葉,提高煙葉初分純度。
4、嚴格收購質量把關,嚴把不適用煙葉控制最后一關。通過平穩收購眼光,嚴控青煙、雜色煙,確保收購質量,提高煙葉收購合格率,減少不適用煙葉入庫。
(五)嚴格考核逗硬,務求客觀真實
為將不適用煙葉處理更進一步,分公司組織專人對全縣不適用煙葉處理現場、工作流程、資料歸檔等資料進行檢查,逐戶核實現場驗收結果和煙葉收購等級結構,將不適用煙葉處理和“控規模、調結構“掛鉤,確??匾幠5轿?#xff0c;調結構調位。對未通過驗收和未達標的,按比例核算實際補貼金額。及時兌現優化結構的補貼資金,并以點為單位,及時公示補貼對象、補貼金額和舉報電話等信息,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不適用煙葉處理工作在我縣已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績,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主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煙農對數量的重視大于質量,加大了煙葉優化結構的困難
依靠面積、單產來增加收入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在煙農心中根深蒂固,許多煙農為了追求單產,想方設法提高煙葉產量,對質量的提高不很重視。鑒于此,讓煙農打掉底腳葉和頂葉,一株煙葉損失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產量,煙農大多在短時間內無法接受,即使宣傳發動和政策補貼到位,但是要想短期內迅速改變煙農這一根深蒂固的想法仍有一定困難。尤其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使烤煙生產損失慘重,煙農種煙信心受打擊,再讓煙農進行處理困難重重。
(二)田間鮮煙葉處理和監管工作難度大
由于煙田涉及面廣,單靠田間檢查落實,難度較大,難于準確確認田間消化處理情況。處理資金有限,處理和監管人力又不足。不適用鮮煙葉消化處理監督和公示工作,銷毀現場的文字、影像等痕跡資料備案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勞力。
(三)對不適用煙葉處理的過程不管理不到位
大田管理、烘烤、預檢、收購環節均涉及到不適用煙葉處理,目前煙農和部分技術人員思想仍停留在大田管理環節中,認為田間不適用鮮煙葉處理就是不適用煙葉處理,觀念狹隘,在烘烤、預檢、收購環節放松不適用煙葉處理,未形成系統、過程的不適用煙葉處理觀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針對不適用煙葉存在的問題,分公司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切實推動不適用煙葉處理常態化、系統化。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需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政策引導,轉變發展思路,從已面積、產量為主的粗放發展模式,轉變到以效益、質量為主的精細發展模式,使不適用煙葉處理成為煙農自覺、自愿、自發的田間農事操作。
(二)轉變工作思路,提升過程管理水平
將不適用煙葉處理作為系統工作來抓,貫穿于大田管理、烘烤、預檢、收購四個環節,通過嚴控不適用煙葉產生的各個環節,力爭將不適用煙葉控制在合理水平內。
(三)抓好當前預檢收購工作
當前主要工作是預檢收購,受災情影響,我縣煙葉烘烤質量降低,低次等煙比例高,給煙葉預檢收購帶來極大壓力,在面臨壓力的同時,更要做好預檢收購工作,嚴把質量關,控制青煙、雜色煙等不適用煙葉,收購眼光保持平穩,不因災情而有所松動,以煙葉純度為核心,提高收購合格率。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