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為探索黎川縣烤煙生產的發展,促使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本文從煙葉烘烤新技術應用現狀、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闡述,并就新技術推廣提出了建議,以期為烤煙新技術在黎川縣更好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煙葉;烘烤;新技術;應用;建議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煙草種植已成為煙區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進入21世紀以來,煙草生產布局“北煙南移”和大批農民進城務工的現象,造成了煙葉生產中長期存在諸多難題,如生產環節復雜、勞動強度大、勞動力相對不足等日益突出,致使我國煙草農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更加激化。種煙生產成本日益增高,比較效益逐年下降,這已成為制約煙葉可持續發展的瓶頸[1]。而烘烤期間又是整個烤煙生產中最繁忙,用工最密集,用工量較大的季節,因此,推廣利用生產新技術實現煙葉烘烤節本增效,對提高我國科學種煙水平,提高煙農收入,促進煙區和諧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 新技術應用現狀
1、 煙夾的使用
與傳統編煙相比,煙夾具有的突出優點是:安裝方便、使用快捷,減輕了烘烤煙葉操作的編竿、解竿的工作量,提高了烘烤效益,緩解煙葉采收過程中“雇工難、雇工貴”的問題[2];且煙夾烤煙裝煙量大,大大的降低了煙葉烘烤成本,提高烤房工作效率;同時煙夾處理烤后煙葉結構較為疏松,顏色均勻,同一夾煙葉等級數更少。為初步探索煙夾的應用效果,2013年黎川縣共使用撫州市煙草公司研發的新型煙夾3000個左右,達到了較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許多煙農,尤其是大戶的煙葉烘烤難題。
2、 頂葉帶桿烘烤
一般烘烤后上部煙葉的外觀質量表現為組織不夠疏松,葉片僵硬,雜色煙和掛灰煙多,油分少;其內在質量表現為煙堿含量偏高,刺激性大,雜氣較重,香氣量不足,在卷煙配方中不便利用,甚至無法利用。造成這種現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目前上部葉采收標準為成熟一片,采收一片,這樣易造成上部煙葉因營養過剩而導致葉片偏厚,組織緊密,可用性降低。許自成等[3]研究發現上部葉帶莖烘烤在調節烤房內溫濕度、通風排濕順暢的同時,也相對縮小了烤房的容量,使烘烤煙葉的竿數減少,每千克干煙耗煤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帶莖烘烤能夠協調烤后煙葉的化學成分,提高上部煙葉的香氣質量,還可以明顯提高上部煙葉的外觀質量和經濟效益,整體提高了上部煙葉的質量水平,最終仍使煙農的收益增加。
3、集中供熱烘烤
近兩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勞動用工成本的上升,集中供熱這種更有利于現代煙草農業科學管理和集約化生產的烘烤模式陸續在煙區出現。集中供熱烘烤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升溫迅速穩溫穩定,能夠實現溫度的精準控制,以熱水為熱量介質,有利于煙葉質量優化,香氣物質的形成,烘烤出的煙葉香氣濃郁;二是低碳節能,鍋爐每天耗生物質燃料在3噸左右,如果是煤粉在2-3噸之間。相比20座單體烤房,每天每座烤房200個煤球,總共要4噸。節省了將近1噸的燃料;三是環保綠色,使用生物質能源氣化燃燒過程可使生物質中可燃成分燃燒完全,具有較高的燃燒效率;四是省工增效,煙農一家一戶的烘烤20座烤房,至少要10個人。集中供熱只需要3個司爐工和一個烤煙師傅就可以運行。今年新莊生物質鍋爐為20座烤房集中供熱烘烤,大大的減少了煙農的烘烤成本,且烤出來的煙葉外觀質量較好,不會出現煤氣中毒等烤壞煙現象。據統計,潭溪新莊使用生物質鍋爐烘烤的已經交售的10戶煙農平均均價在23.69元,畝產值3432.50元,而新莊目前已賣農戶的平均均價在23.44元,畝產值3265.55元。可見,集中供熱烤房烤后煙葉要優于常規的烘烤。
4、散葉烘烤
烤煙散葉密集型烤房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烤房的裝煙方式,簡化了編煙上架和解煙程序,從而大大降低了烘烤環節的用工成本。同時,散葉裝煙能有效增加烤房的裝煙量,降低烤煙能耗成本,使密集型烤房的烘烤效率大大提高[4]。杜德強等[5]研究證明散葉烘烤與掛桿烘烤相比不僅裝煙容量(下、中、上三個部位三年綜合測算)增加34.10%,提高了烤房利用效率并且烘烤出的煙葉色度好、顏色均勻、桔黃煙多等優點。且通過對比分析表明,采用散葉烘烤每擔干煙可節約勞動用工成本0.67元/kg,能耗下降0.16元/kg,綜合效益增加1.89元/kg;且散葉用煤量比掛桿每公斤煙葉少用0.11kg,具有減工、減排效能。2013年黎川縣研究了散葉插簽烘烤和常規掛竿烘烤對煙葉外觀質量、烘烤成本和經濟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常規掛竿烘烤相比,總用工數單烤減少0.5個,單烤人工效率高,烘烤成本明顯降低,每千克干煙的烘烤成本節省0.07元,散葉插簽烘烤后煙葉的外觀質量明顯改善,但散葉插簽烘烤交售的煙葉在總產量、金額、均價、上等煙比例等經濟指標都劣于常規掛竿烘烤,這可能是由于烘烤技術不夠完善和分級較困難造成的。
二、新技術推廣應用存在問題
(一)煙農對新技術應用認識不到位
受習慣性種植的影響,部分老煙農存在著思想守舊,抵觸新技術的問題,認為新技術有一定風險,不敢于嘗試新技術;而部分新煙農接受新事物的意識較好,但對新技術的把握度相對較差;而且煙農要看到新技術應用后會有較明顯的、實實實在在的效益之后才愿意嘗試,而大部分煙農又都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二)新技術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1、煙夾存在問題
在裝煙過程中,如果煙夾裝煙不均勻,裝煙稀疏的地方很容易掉煙,會給煙葉烘烤帶來一定的損失,這種現象在下部葉尤為嚴重;煙夾烘烤葉基部主脈彎曲嚴重,造成分級扎把操作更為困難,且煙葉基部破損程度較大。煙夾還存在重量大、搬運不便的問題,每個煙夾的自身重量在0.9kg左右,裝煙密度較大的煙夾累計重量可達到10kg,不利于煙葉上烤搬運。
2、 散葉烘烤存在問題
散葉插簽烘烤存在烤后煙葉彎曲程度大,造成煙葉分級扎把較困難,增加了煙葉分級扎把用工量,散葉烘烤應配套散葉收購,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煙葉烘烤減工增效;且散葉烘烤技術目前在本地區還不夠完善,煙農接受度較低,尚存在烤黑烤爛和烤不干現象存在;同時下降式烤房與上升式烤房烘烤特點不同,應不斷完善和靈活掌握不同類型烤房的烘烤工藝。
3、新技術存在成本過高的問題
煙夾掛竿烘烤每個煙竿的成本價為1元左右,按每房次用煙竿 350竿計算,2套煙竿和綁煙用線繩共需700元左右。而每個煙夾的成本價為15元,每個烤房可容納煙夾350~480個,每個烤房需要配備2套煙夾,初次購買的成本投入在1萬元左右,對于絕大多數煙農來說,這樣的投入成本較難承受。集中供熱烤房的建筑成本和能耗更是較高、操作難度較大等,雖然進行了示范性研究,但要大面積的推廣應用還存在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4、 新技術推廣力度不夠
目前新技術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推廣力度方面還有欠缺。主要表現在:一是推廣范圍有局限性。目前這些新技術僅限于在小部分鄉鎮進行了小范圍推廣實驗,而周邊鄉鎮使用率較低;二是推廣方式過于單一,一般是通過小區對比試驗、大田示范等方式進行,對煙農示范效果不夠明顯。
(三)對新技術推廣的建議
1、采取多種形式,加大新技術宣貫和推廣工作
可以先由科研人員通過舉辦科研示范點、小區對比試驗、大田示范等方式加深煙農對新技術的感性認識。再通過縣公司集中培訓、舉辦新技術現場會、發放科普資料、田間現場指導、科普宣傳櫥窗等方式加強對煙站技術員和煙農隊伍的技術培訓力度,提高新技術輻射面,提高種煙科技含量。
2、加大試驗力度,攻克技術存在的小問題
加大對煙夾烘烤的試驗力度,探索出更合理的裝煙方法、更適宜的裝煙密度,完善配套的裝煙上烤設備,探索配套的烘烤工藝,以取得最佳的烘烤效果;加大對散葉烘烤的試驗力度,不斷完善配套的散葉烘烤設備,制定出符合當地實際的散葉烘烤工藝,最終達到將煙葉烤干、烤黃、烤香的目的;同時不斷探索散葉收購的模式和方法,使其滿足散葉烘烤的需要,引領未來發展,真正達到減工增效的目的;加大對集中烘烤的試驗力度,探索出更好的燃燒值更高的生物質燃料,合理利用廢棄的煙桿做生物質燃料的研究。
3、加大對烤煙生產的投入,適當提高補貼比例
在農用機械補貼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行業對于煙用機械的補貼比例,可由政府 、煙草公司、煙農共同承擔煙夾的費用,鼓勵煙農使用煙夾進行烘烤;對于集中烘烤設備也可由企業、煙草公司、政府集體出資建造,有償為煙農提供服務。
4、充分依托合作社,實現專業化服務 ,使得新技術推廣有規模、有組織
組建烘烤的專業化服務隊,加大對服務隊的培訓力度,提高其新技術水平,保證新技術有質量、有組織推廣下去。充分發揮煙葉種植合作社專業化分工作用,采用煙葉種植合作社內部專業化烘烤模式[6],挑選烘烤水平高、經驗豐富的成員作為烘烤專業戶,在烘烤階段專門負責社內煙葉烘烤工作。
5、 加強對科技推廣工作的督查和考核,促進新技術推廣到位
市、縣兩局每年均對科技工作的開展和項目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并及時公示考核結果,考核結果與實驗員、煙技員的工資收入進行掛鉤。通過督查和考核,有效地促進了科技工作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樹林,劉好寶,等.論煙草輕簡高效栽培技術與發展對策[J].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