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郟縣消息
一、發病煙株分布
發病煙田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安良鎮老山薛村種煙大戶郝占奪煙田內,發病煙田煙壟為東西走向,前茬為玉米。煙田發病中心GPS信息為:N:34°05′11.42″E:113°13′28.02″H:241m;發病煙株分布(如圖2所示)于以發病中心為圓心的橢圓形區域內,南北稍長約15m左右,東西稍短約13米左右。圖1為7月6日病株取樣時所拍的發病煙田照片。
圖1:發病煙田
圖2:發病煙株分布示意圖
二、發病單株癥狀
發病單株莖基部表皮褐色(圖4),莖基及莖桿萎縮變形明顯(圖9);莖稈切開呈碟片狀(圖14),部分葉片畸形且主脈萎縮變褐(圖11、圖3);挖出整株根系觀察,無發現根系有異常。
三、病原檢測
7月6日中午,郟縣煙草分公司煙草病蟲害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站接到安良鎮種煙大戶郝占奪煙田發病求助電話后,積極安排技術人員調查取樣,并將病株樣品編號為1001郵寄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分子病理學實驗室進行病原鑒定,病株樣品編號為1002和1003分別郵寄河南省煙草公司煙草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學進行病原鑒定,檢測結果如下:
(一)編號1001病樣鑒定結果
圖3:取樣單株1001整株田間表現癥狀
圖4:取樣單株1001莖基部田間表現癥狀
圖5:取樣單株1001挖出后整株表現癥狀
圖6:取樣單株1001莖基部表現癥狀
(二)編號1002病樣鑒定結果
圖7:取樣單株1002整株田間表現癥狀
圖8:取樣單株1002莖基部田間表現癥狀
圖9:取樣單株1002挖出后整株表現癥狀
圖10:取樣單株1002莖基部表現癥狀
(三)編號1003病樣鑒定結果
圖11:病樣單株1003田間表現癥狀
圖12:病樣單株1003莖基部田間表現癥狀
圖13:病樣單株1003局部表現癥狀
圖14:病樣單株1003莖部剖視表現癥狀
四、走訪煙農及煙田調查
為弄清發病原因,8月28日上午,郟縣煙草分公司煙草病蟲害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站負責人賈愛軍等3人組成調查組,再次來到安良鎮老山薛村走訪調查。據為種煙大戶郝占奪負責煙田管理的李金況(老山薛村民)回憶:“7月1日傍晚7點多左右,打過3個雷,其中一個雷最響,就像摔炸彈一樣,雷響的方向和位置離我住的庵很近,就在上次取樣的地塊,另2個雷不響,離我住的庵遠點。因為我在地里搭了個庵,我當時就在庵里住著、印象很深。因為打了雷、雨也沒有下大,第二天我們就開始澆煙了,澆的時候我們也沒有發現煙株有病,澆后幾天,我們幾個在地里轉,就是7月6號才發現煙田響雷的位置南北有點長、東西有點短、有點像橢圓形、里邊幾十棵煙有病,當時煙長里可嫩、有2尺高、正長著哩,怕是病害,呼啦一下傳開咋弄哩!才趕緊給你打電話,打了電話你們下午就來了”。
8月28日,調查組對7月6日發病取樣地塊煙田進行實地查看,原來發病的幾十株煙由于死亡已被煙農清除處理,其它煙株未再感病,現在大田生長發育良好(圖15為8月28日實地所拍的煙葉生長發育情況)。
圖15:8月28日實地所拍的煙葉生長發育情況
五、疑似雷擊
根據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煙草公司煙草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學病害樣品檢測結果和8月28日調查走訪煙農反映的情況,結合7月6日發病煙株分布在橢圓形區域以及大田煙株目前生長情況,我們分析認為:發病煙株發病癥狀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因此有可能是自然災害造成的,所以我們推斷得出——發病煙株疑似雷擊的結論。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