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四川經濟日報》報道 “全縣收購煙葉61.19萬擔,煙農收入8.75億元,公斤均價、煙農收入兩項指標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連續兩年問鼎全省第一烤煙大縣!”又是一年春華秋實,會東煙葉生產再寫輝煌。
成功的背后是付出。正是有了會東各級黨委政府、煙農和煙草部門“三位一體”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會東烤煙才能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
——2012年,全縣種煙21萬畝,收購煙葉70.44萬擔,公斤均價22.16元,煙農收入7.8億元。
——2013年,全縣種煙22.56萬畝,收購煙葉61.19萬擔,均價28.61元,煙農收入8.75億元。
不難看出,2013年全縣煙葉收購數量比上年減少9.25萬擔,煙農收入卻增加9400多萬,煙葉公斤均價也提高了6.45元。上等煙比例66.28%,近年來上、中等煙比例首次達到100%。上等煙比例增幅達8.27%,中桔一、上桔一、中檸三等好煙的等級比例明顯提高,其中等級、價格最高的中桔一,今年共收購了13474擔,實現了新突破。全縣煙葉等級結構進一步優化,煙葉質量穩步提升,煙葉生產實現了規模數量型與質量效益型的協調發展。這些指標提升的背后正是會東烤煙提質增效的有力詮釋。
夯實基礎促發展
不論是在金沙江流域的基地單元,還是在魚河流域的核心示范區,一條條新修的溝渠,編成縱橫相連的排灌網。一條條平坦的機耕路,把農田分割成整齊的方塊,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田園圖案。一群群密集型烤房,錯落有致地點綴在各個村莊,為青山綠水間的生態家園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近年來會東按照“一基四化”總體要求,根據“整縣推進、單元實施”的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思路,煙基綜合配套能力不斷提升。
——在新云、火山等5個基地單元12個鄉(鎮)30個村建設機耕道43條、溝渠113條、水池225口、管網43條,共投入資金4209.94萬元。
——按照煙區產能規模及烘烤設施的配置情況建設密集式烤房1200座,投資3597.21萬元。補貼煙草農業機械485臺,409.49萬元;
——根據行業穩步推進土地整理的要求,在小壩、嘎吉等2個鄉5個村實施了9700畝土地整理及配套項目,投資3071.48萬元。
此外,總投資13063.93萬元,控灌總面積可達10.15萬畝;四川省第一家爭取到國家煙草行業水源工程專項投資的項目——新馬灌區水源工程項目建設也正有序推進。
提升品質創品牌
“‘優’字當先,品質為重,實現可持續發展,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戰略所在、重點所在、攻堅所在”,“質量重于數量、信譽重于效益”,對于提升質量鑄就品牌,會東縣委、縣政府和煙草行業認識高度一致。
“緊緊圍繞‘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戰略部署,以基地單元建設為平臺,把優化煙葉結構放在重中之重,打造會東清甜香型煙葉,做強、做精會東現代煙草農業。”一場集地方黨委政府、煙農和煙草部門的“三位一體”的“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煙葉結構,提升煙葉品質”的攻堅戰早已打響。
全縣組建了強有力的指揮領導體系,成立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負責煙葉生產政策制定、計劃落實、工作督查、目標考核等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領導機構,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
堅持煙農的主體地位,把維護好煙農利益作為提高煙農種煙積極性、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現代煙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煙草部門發揮職能作用,在創新落實發展規劃、科學構建管理機制等方面,切實履職盡責、真抓實干,是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構建嚴格的質量數量控制體系。認真落實執行雙控政策,不圖短期效益,不搞掠奪式生產。引導煙農樹立合同意識、計劃意識。煙農簽訂種植合同時,同時簽訂承諾書,作出嚴格按照合同種植的承諾,并嚴格按計劃合同收購,確保煙葉生產穩定有序發展。
構建專業化的技術服務體系。按照“生態、優質、特色、安全”的要求,著力優化品種種植結構,提高科技措施的到位率和實施質量,培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主體,努力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
構建完善的風險保障體系。煙草病蟲害預測預報幾統防統治體系得到逐步完善,建立健全煙草氣象服務及防雹減災體系,25個防雹炮點覆蓋了全縣降低了冰雹等災害天氣給煙葉生產帶來的危害;煙草行業和地方政府共同籌集救助資金的機制不斷健全,煙農生產、煙葉發展有了完善的風險保障體系。
構建“合作共贏”的基地建設體系。以工業企業優質煙葉原料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水平,突出風格特色”為工作重點,深入推進基地單元建設,實現基本煙田、煙水、煙路、農機具、基層站點、育苗工場、烘烤工場和防災設施“八個配套”。
作為全國優質煙區、四川省第一產煙大縣,通過多年的努力,會東煙葉的品質已有很大提升,成為各個企業競相追逐的“香餑餑”。會東煙葉“成熟度好,結構疏松,厚薄適中,顏色橘黃,色澤光亮、飽和、色度強、油分足;內在化學成分協調,香氣質好、香氣量足,煙葉可用性高、配伍性強”的獨特品質深受全國重點卷煙工業企業青睞,成為知名高端卷煙品牌的主配方或“味精”式優質原料,已進入全國煙草市場的主流市場、主要煙企、主流配方。
會東縣煙葉質量已聞名神州大地,在今年3月初召開的全國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工作暨煙葉生產技術研討會上,會東煙葉品質榮獲“清甜香最突出、煙氣飄逸程度最顯著、品質得分最高”的“三最”好評。
目前,已有上海、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山東、貴州等地的8家工業企業在會東建立了10個品牌導向型原料基地,涵蓋了全縣30多個種煙鄉鎮。
煙葉富民成效凸顯
“今年我們村種煙戶有406戶,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53戶,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占了大多數,達279戶;5萬元以下的只有79戶”說起烤煙帶來的效益,新云鄉筆落村的村支部書記何興才樂呵呵地介紹全村的情況,“今年全村種煙收入有2000多萬,多了去年400多萬,現在大家的意識和技術都提高了,收入節節高哦!”
“要說種煙,哪家不是種了10多20年,現在要種好煙才顯本事了!”一旁的村民張榮貴接過了話茬。據介紹,他家今年種了20來畝,收入13萬多,比去年多收入了3萬多元,僅他們社種煙戶平均收入就有6萬。
隨著煙葉生產的發展,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觀念已在全縣的種煙群眾心里扎下了根。“規模化種植、精細化管理、標準化生產......”越來越多的群眾正在政府的引導下和煙草部門的示范下把這些概念變為自覺的行動。
如今,煙草產業是會東群眾增收離不得、財政增收少不得、卷煙工業缺不得的重要支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