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華龍網報道 “以前每畝地最多能收200斤,現在至少都有250斤,加上煙葉品質好,每畝收入有2800多元,每年辦煙收入增加到二十幾萬元。”羅家祥興奮地告訴筆者。羅家祥,家住重慶市黔江區鄰鄂鎮艾坪村2組,是遠近聞名的“科技興煙”排頭兵和種煙大戶。
深挖潛力上規模
年初,對烤煙生產形勢和價格政策進行仔細分析后,羅家祥認為,應當搶抓機遇,進一步擴大烤煙種植面積,將種植計劃落實在煙葉質量好、煙地集中連片、基礎設施配套、種煙效益明顯的煙區。于是,他決定大干一場,果斷流轉了自家周邊撂荒地和分散種植土地95畝,吸納周邊剩余勞動力10人,提前備好了所需的生產物資。
狠抓技術保品質
10多年烤煙種植經歷,讓羅家祥意識到,只有依靠科技種煙,才能有錢賺、賺得多,因此,他總是樂于率先推廣烤煙新技術、新品種。近年來,羅家祥先后應用100%漂浮育苗,地膜煙、井窖式移栽、大窩環狀施肥等技術,帶動移栽整體提前,提高移栽質量,極大地優化了煙葉結構。“當年不懂技術,煙的產量和品質都不高,盡管很辛苦,但是收入還是上不去,自從掌握了這些技術,我才嘗到了種煙甜頭。”羅家祥如是說。
集約經營增效益
依托1000畝國家級現代煙草示范園區,羅家祥開始了集約化煙葉種植,把整地、育苗、防病、烤煙等進行統一處理,實現了工廠化育苗、機耕化作業、地膜化栽培、智能化烘烤、專業化分級等現代煙草生產方式,為自己種煙完成了“減工降本”。據黔江區鄰鄂鎮煙點負責人袁清海介紹,盡管今年遭遇了56天大旱災害,但羅家祥還是取得了可觀的效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