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云南煙葉信息網報道 貴州煙草科學研究院與土肥植保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生物有機肥對煙株和土壤酶活性以及煙草超微結構的影響”研究發現,煙草連續施用接種拮抗青枯病菌的生物有機肥(BOF)可有效提高青枯病防控率。該結果發表在《中國煙草學報》2013年第6期上。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對煙草青枯病進行生物防控越來越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生物防控主要通過接種拮抗菌、施用有機肥或使用含有拮抗菌的生物有機肥等措施,調節土壤微生態環境、改善土壤生物活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長或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從而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據于此,該研究以煙草青枯病拮抗菌發酵的生物有機肥BOF為生防材料,檢驗其在煙草連作土壤上對煙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從其對煙株抗性產生和阻止青枯病在維管束中的毒害兩方面闡述拮抗微生物有機肥料的防控機理,為防控煙草青枯病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該研究將拮抗煙草青枯病菌株L-25和L-9接種有機肥底物載體(菜粕與牛糞有機肥1:1(w:w),發酵后制成生物有機肥(BOF),在安徽進行2年生物防控煙草青枯病的田間試驗結果發現,第1年和第2年施用BOF,移栽105天后煙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率分別達到75.2%和95.4%;與對照相比,BOF處理煙葉和根系的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顯著降低(p<0.05),土壤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酶活顯著高于對照;掃描電鏡結果顯示,發病煙株的維管束導管中有大量粘性物質堵塞于其中,而且維管束嚴重變形,而健康煙株和施用BOF后未發病煙株的維管束形態較正常,未有嚴重變形。抑制煙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機肥的施用可以提高煙草青枯病的生防率,顯著降低煙葉和根系的抗性酶活性,增加土壤氧化還原酶和脲酶的活性,減少煙草維管束堵塞、變形的發生。
A和D:健康煙株的木質部導管;B和E:維管束內壁被使維管束變形的未知物質堵塞;C和F:BOF處理的維管束。在圖中,Rs代表類似于茄科勞爾氏菌的物質;as代表使維管束變形的未知物質;xw代表木質部壁;xv代表維管束;dxv代表維管束變形。
圖為掃描電鏡下煙草莖基部的維管束
該研究認為,抑制煙草青枯病生物有機肥的施用可以誘導并促進煙草在土傳病害環境脅迫下產生系統抗性,也可以
促進土壤生物活性的提高,一定程度減少煙草維管束變形和木質部堵塞情況的發生,進而達到對煙草青枯病的有效防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