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網報道 3月26日一大早,在四川省喜德縣魯基鄉壇罐窯村育苗點,“技術工”俄木甲甲打開159號棚的磁條卷簾門,接著前一天的工序間苗補苗。間苗補苗都是按常規標準進行,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育苗棚的特殊卷簾門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門框和門簾采用磁條吸附,與其他煙區的手推式木門或普通卷簾門有所不同。
“這是我們剛引入的一款中棚門,因為門簾的四個邊都鑲有磁條,能跟門框充分吸附,所以留下的縫隙很小。”喜德縣局(分公司)魯基煙點點長張正祥介紹說,“縫隙小就易保溫,對晝夜溫差大的山區來說,育苗就減少了風險。”
煙葉計劃在逐步縮減,煙區發展亟待破題。如何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彰顯特色?早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四川省煙葉工作會上,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就將問題擺在臺面上,將破題任務分解到煙區各單位。
于是,從育苗開始,一場旨在提升質量、彰顯特色的QC攻關活動在廣袤煙田間展開。
在喜德煙區,除了類似磁條卷簾門的硬件改進,魯基煙點還創新育苗模式,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實施階梯苗價。他們將育苗工場的288個棚承包給兩個育苗戶,讓他們在“同一屋檐下”育苗,實現有效競爭;實施階梯價格,按照國家局給出的基準價,在合理比例內根據煙苗質量浮動定價,借助價格杠桿提高育苗戶積極性。
“如果把所有的菜放在一個籃子里,風險勢必增大,一旦出現差錯,全鄉的煙葉工作就被動了。”張正祥說。
在敘永煙區,觀興鄉山關村育苗戶彭淑國在煙草公司指導下,拿出30個漂浮盤開展育苗創新試驗。他將漂浮盤相鄰的兩個穴位打通,擴大每株煙苗的“占地面積”,提高壯苗率。改進后,每個漂浮盤承載的煙苗由原來的160株減為80株。這樣一來,每株煙苗從基質和營養液中攝取的養分都相應增加。
“從近兩個月的生長情況看,試驗漂浮盤內的煙苗根系發達,壯苗率比其他苗棚高。”敘永縣局(分公司)觀興煙站上堡煙點點長李繁廷告訴記者,他們將持續跟進這一微創新項目,做好每個階段的成本與收益測算,最終確定其是否值得推廣。
在會理煙區,一些育苗工場因為地處高海拔地帶,夜間溫度較低,如果溫度不適當提高,煙苗一旦受凍就會降低品質甚至死亡。為此,會理縣局(分公司)采取了形式多樣的保溫增溫措施。比如,在大磨育苗工場,益門煙站采取點蠟燭的方式驅寒增溫;在南閣育苗工場,南閣煙站小范圍推廣聲光育苗;有的煙站還指導育苗戶開辟VIP區域,以棚中棚等形式對弱苗實施集中管理。
為保持苗棚清潔、避免煙苗受到感染,很多育苗點會在苗棚外設立消毒池,人員進入時需“涉水”而過。但是,一旦消毒池水位調整不當,很容易浸濕入棚人員的鞋子甚至褲腳,他們干脆就跳躍著進入育苗點,這樣起不到消毒效果。今年育苗開始后,鹽邊縣局(分公司)基層站點給消毒池“動了點手腳”:將消毒池統一設置為1米左右的長條狀,池內每隔半步放置一塊方磚,磚頭上鋪麻片,使消毒水稍微漫過麻片表層。這樣,人從麻片上走過,既起到消毒效果又不會帶來不便。
在宜賓、廣元等煙區,基層單位發動群眾智慧、聚力改進提升,類似的QC攻關活動也有不少。各煙區將創新作為提升質量、彰顯特色的落腳點,全面開啟四川煙葉“微創新”時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