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網報道 前言:在地方領導的眼里,煙草行業處在怎樣一個位置?應當重點做好哪些工作?了解這些情況,對于行業實踐“三大課題”、提升“五個形象”十分重要。
涼山煙草產業必須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以山地清甜香為主要特色的涼山煙葉,要從質量、特色、生態、效益上下功夫,把潛力轉化成優勢,把優勢轉化成品牌,把品牌轉化成效益。
涼山是農業資源大州,土地廣袤、光熱豐富、雨量充沛,發展現代農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特別是煙草產業發展的優勢尤為突出。近年來,我們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真抓實干,推動煙草產業在優勢特色產業中率先發展,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率先突破,在引領農業科技和新農村建設中率先試點。通過努力,煙草產業已經成為涼山“農民增收離不得、財政增稅少不得、企業增效缺不得”的重要支柱產業。
目前,涼山煙草產業已經具備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眾多有利條件。一是生產管理體系較完善。我們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組織指揮、技術服務、后勤保障三大體系。比如技術服務體系,一個是由煙草系統生產部門、科研機構、基層站點形成的技術服務網絡,一個是由政府層面,包括州縣農業和科技部門、鄉鎮農技服務中心形成的技術服務網絡,兩個網絡優勢互補,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服務支撐。二是規模化生產程度較高。全州煙葉規模化種植已達到105萬畝,基本建成了“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三是煙草產業已基本實現成鏈發展。形成了從煙葉種植、復烤到卷煙生產、商貿物流的完整產業體系,在特色農業發展中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四是品牌效應較為突出。大涼山清甜香型特色煙葉成功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被評為四川省名牌產品,填補了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無省優的空白。同時,涼山煙葉已進入全國卷煙生產原料的主流市場,成為各大廠家最為青睞的原料產品。五是助農增收成效明顯。“十二五”以來,累計生產優質煙葉824.7萬擔,煙農銷售收入101.7億元,煙區農民每年種煙收入人均達到8690元;西昌卷煙廠生產卷煙90萬箱,劃撥利稅40.4億元。喜德縣有個彝族煙農叫阿索伍合,2009年以前在成都靠撿垃圾為生。后來,他通過種煙致富,年收入達到十多萬元。去年,富起來的阿索伍合組織煙農成立專業合作社,并被推選為理事長。從“垃圾王”到“理事長”,這樣的“傳奇”在涼山煙區并不算新鮮事兒。在會東、會理等種煙大縣,年收入十多萬元的煙農不在少數。2011年,涼山首次進入四川省GDP“千億俱樂部”,財政收入超過百億元,這對于國家級貧困縣多達11個的涼山來說,很不容易。同時,發展現代煙草農業,也給農民生產方式、農業發展方式帶來重大變化,在推動我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當前,煙草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涼山煙草產業必須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以山地清甜香為主要特色的涼山煙葉,要從質量、特色、生態、效益上下功夫,把潛力轉化成優勢,把優勢轉化成品牌,把品牌轉化成效益。
發展措施上,我們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優化區域布局。重點是圍繞特色優質煙葉生產,把計劃資源向優質煙區集中,把先進生產要素向基地單元集中,有特色、有重點、有區分,不盲目追求數量,建立和完善品牌導向型的特色煙葉生產格局。未來幾年,我們的重點是打造“一核三極”山地原生態特色煙區。“一核”就是以種植一百萬擔以上特色品種“紅花大金元”為核心。“三極”就是打造“三個百萬擔煙葉發展極”,即以會理、會東、寧南、普格為龍頭,以“紅花大金元”品種為主的山地原生態特色煙區;以鹽源、德昌為重點的山地原生態優質煙區;以冕寧為中心的東部、北部現代煙草農業示范煙區。同時,加快把會東建成全國優質特色煙葉生產一流縣,把冕寧建成全國現代煙草農業要素綜合集成一流縣。
二是強化基礎建設。加快推進以土地整理、水源工程、農業機械、煙葉倉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科學配套煙水工程,既要重視大型水利工程這樣的“大動脈”,也不忽視密布于田間地頭的“毛細血管”。通過土地整理,全面配套煙水、煙路、烤房等基礎設施,切實提升煙區綜合生產能力,建成一大批旱澇保收、優質穩產的高標準煙田。
三是突出科技支撐。圍繞煙葉品牌建設,加強與工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的深度合作,扎實抓好“神八”太空育種工程,加快推進落戶涼山的省煙草技術中心建設。深化涼山和津巴布韋的煙草合作,激活煙葉科技攻關要素,加快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抓好良種示范推廣和技術措施落實,打造科技興煙名片,增強涼山煙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狠抓隊伍建設。加快新型生產主體和服務主體建設,通過土地流轉、技術技能培訓,培育一支懂技術、善管理、能發展的職業煙農隊伍。同時組建一批示范性煙農專業合作社,提升煙葉生產的組織化、專業化水平。既讓農民通過煙葉生產致富,又提升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能力,加快全州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