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陸良消息 為進一步將嚴控煙葉生產規模落到實處,云南省陸良縣多措并舉,責任到人,狠抓嚴控煙葉生產規模工作的措施落實,控制移栽面積,確保全縣煙葉生產平穩、平衡過度。
一是狠抓嚴控規模組織領導。縣、鄉、村、組逐級成立了嚴控規模領導小組,對嚴控規模工作認真抓落實,層層簽訂了責任狀,全面制定了《陸良縣2014年烤煙嚴控規模生產管理責任制考核辦法》,守住育苗、移栽、優化結構、煙葉收購等重要關口,開展多層面、立體式的督查驗收,把嚴控規模生產納入各級主要負責人的重要考核內容,建立和完善獎罰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二是狠抓嚴控規模政策宣傳。通過縣委、縣政府、縣局(分公司)的工作會、嚴控規模形勢分析會、商品化育苗現場會、備耕會工作推進會、預整地觀摩會、移栽觀摩會、生產技術培訓會、群眾會、入戶宣傳、發放告煙農通知書等形式,已將嚴控規模、嚴格合同種植、特色品種種植、優化煙葉等政策形勢宣傳做到了家喻戶曉。
三是簽訂煙農承諾書。全縣由煙草職工與煙農面對面簽訂煙農承諾書26643份,規范煙農按合同生產進行種植。煙農承諾不盲目擴大種植面積,保證圍繞合同面積進行種植,不超栽超種,從思想源頭上規范煙農按合同進行生產。
五是狠抓計劃分解與規劃落實。全縣以合同為主線及時抓好合同任務分解,逐級分解計劃任務,嚴格計劃任務分解和合同種植要求,落實好大田規劃。全縣共落實8個栽煙鄉鎮63個栽煙村委會栽煙,核實種植戶26643戶,共落實面積16.85萬畝。嚴格按照計劃要求做到任務分解、種煙農戶、種植面積的三核實、三匹配,保證不多規劃移栽面積。
六是狠抓商品化育苗數量。全縣100%實行商品化漂浮育苗,嚴格按照商品化育苗承包合同簽訂的育苗數量組織育苗,做到了育苗數量與烤煙大田規劃面積匹配的嚴格控制,保證不多育煙苗。同時動用行政措施和手段強化對零星私自育苗的鏟除銷毀力度,從源頭上控制超規模移栽隱患的發生。
七是狠抓物資兌現關口。育苗物資嚴格按照合同面積進行供應兌現,大田物資按各種植品種的生產標準和合同面積進行兌現。全縣上下一致強化兌現管理,嚴把煙用物資兌現關口,嚴格按照合同種植面積和標準兌現物資,超面積、超標準物資一律不予兌現,真正做到了種子控育苗、以物資控移栽。
八是狠抓煙苗供應和剩余煙苗的銷毀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合同簽訂面積和每畝1100株的標準進行煙苗供應,按補苗數量不超過3%的標準強化供苗供應管理,健全核實供苗臺帳,保證多余煙苗不出育苗點,確保多余煙苗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對全面完成移栽任務的村辦,在專賣管理人員的監督下,多方參與,集中統一銷毀剩余煙苗,健全核實煙苗銷毀臺賬,嚴防多余的煙苗流出育苗點,從源頭上杜絕煙農超合同移栽現象的發生。
九是狠抓清塘點棵及合同調整工作。對烤煙移栽工作已結束的村辦,及時組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清塘點棵,核實栽煙田塊、移栽面積和株數,確保按計劃任務栽足、栽好、栽實,切實提高煙葉生產計劃的管控水平。清塘點棵后,對移栽面積與合同種植面積不吻合的嚴格進行合同調整,確保煙農種植面積與合同量相吻合,對因種種原因截留合同的單位或個人,造成虛、假、空合同的,將嚴格追究責任。
十是狠抓內部監監督管理。及時組織人員從煙葉種植計劃分解及落實、合同簽訂管理、種子發放使用及回收、培育壯苗、煙苗供應管理、剩余煙苗銷毀等方面進行專賣內部監督管理,從源頭規范煙葉生產行為,有效杜絕行業內不利于嚴控規模生產的行為發生。
十一是狠抓產業調整結構。全縣通過增加三七種植、蔬菜、葡萄和大棚建設面積等已調整4.107萬畝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種植替代烤煙生產。對合同移栽任務已完成的鄉鎮、村辦、煙農,多方協調溝通和勸說,通過補貼包谷種子、地膜等措施,引導好煙農將多規劃的面積種植其他作物,從移栽源頭上控制超合同面積移栽現象的發生。
十二是狠抓好嚴控規模責任考核。全縣把嚴控烤煙種植面積和收購量一并納入各栽煙鄉鎮主要負責人的重要考核內容,明確考核驗收的細則,建立和完善獎罰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