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昭覺消息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普詩鄉四呷村位于大山深處,2009年前,這里不通公路,沒有電和水,生活條件艱苦,許多彝族農民紛紛要求種烤煙,早日擺脫貧困。
規范的煙田
一
2009年,該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四呷村納入烤煙種植村,拉開了種植烤煙的序幕。2013年,四呷村種植煙葉344畝,收購煙葉3.74萬公斤,收購金額88.89萬元,均價遠遠高于縣全縣水平均價,煙農戶均收入2.22萬元,最高一戶收入4.22萬元,這些收入還不包含各種煙農補貼。
幾年來,四呷村所收購煙葉質量穩步提升,獲得了省局(公司)專家組一致好評,被評定為“外觀質量第一、內在質量第三”,并獲煙草工業企業的青睞,復烤后的把煙煙葉直接送往上海卷煙廠。
彝族煙農吉伍日呷已經連續多年種煙,每年的種煙面積基本在11畝,年收入達十多萬元。他說,種烤煙比外出打工強多了,既能賺錢,又能照顧好家庭。日呷曾在沿海一帶打工,辛苦不說,每年也只能帶回一兩萬元錢,家里的孩子只能交給年邁的父親照顧。
“現在好多了,煙田就在家門口,種烤煙收入多。我現在用上了自來水和電燈,住上了新房。兩個兒女每天都在身邊,有父母在家,他們的成績也上去了。”
四呷村人是靠自己的雙手干出來的,是靠自己的信念干出來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干出來的??h煙草局烤煙技術員感慨地說,四呷村人樸實、勤勞、有干勁,農民不等不靠,用自己一雙勤勞的雙手,辛勤耕耘,埋頭苦干,在貧瘠的土地上種出了很好的煙葉,終于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長勢喜人的煙葉
?
二
過去,封閉的四呷村少為人知,2009年,由于四呷村開始種植烤煙,四呷村才逐漸被人們認識。四呷村人想種烤煙,因為這里的氣候、土壤等條件比較適合種烤煙,鄰近的腰占坡村就是因為農民種植烤煙而脫貧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當時四呷村人的共識。于是,村民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參加修路。村民俄洛次呷主動介紹,這段路就是為了烤煙而修的,“不花國家一分錢,自己就把路修好了。”四呷社有農戶41戶,人口253人,實際勞動力僅有88多人。雖然人少,但由于男女老少齊上陣,連小孩子也來幫忙修路,僅用了15天就把路修好了,方便了烤煙所需物資和烤房所需物資的搬運。
為了種好烤煙,四呷村人投工投勞把102畝坡地改成了梯田,計劃時間為25天,但由于村民積極性高漲,只13天就完成了坡改梯,為種好烤煙打下基礎。
接下來,就是煙用物資和建密集型烤房物資的搬運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煙用生產物資34.5噸、烘烤用煤炭110.5噸,一些烤房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木材、磚及電線桿等,不能直接送進村里。
?
自建烤房
怎么辦?請人來搬運還是自己動手?
縣煙草局負責人說:“我們在許多村試點種植烤煙,但沒有哪個村的村民有如此的積極性,有些工作只要煙技員一說,他們自己就積極動手做了,并且從不提什么條件,沒有特殊要求,村民總覺得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他們的精神感染了我們,所以,縣上和我們都在盡量幫助他們。沒有電,縣上拿出30余萬元給村上架上了電,后來我們煙草局還拿出30多萬元建起了一條通村公路??h煙草局和縣煙辦還想方設法解決了水管、發電機、汽油等問題。”
要種好烤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是第一次種,所以不免要“折騰”一番。剛種下時,接連好幾天不下雨,煙地里特別干燥,一些煙苗被熾熱的陽光活活“烤”死,村民急了,沒想到煙苗是如此“嬌嫩”,煙苗的管理沒跟上。村民并沒有氣餒,再次小心翼翼種上煙苗,精心呵護,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給煙苗澆水。那段時間,四呷社的村民都沒有睡好覺。
但是,辛勤換來卻是喜悅,烤煙長勢喜人,村民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他們加強了田間管理,認真按照種煙的程序和技術,施肥、鋤草、打頂、抹釵、烘烤、分級扎把……
收獲了,四呷村四呷社的烤煙豐收了,村民都樂了??h煙草局副經理對燒烤出的煙葉非常滿意,“雖然是第一次用密集型烤房烤煙,但比其它地方的要好,這是他們虛心學習的結果。雖然他們這里的條件并不是最好的,但卻種出了這么好的煙,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里的烤煙均價是全縣最高的。”他說他和一名煙技員是長期住在鄉村,感觸很深,親眼目睹了村民是如何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的精神,這在五六十年代才有的精神,在四呷村得到了延續,從心里佩服他們。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