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30年來,烤煙一直是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的支柱性產業。作為國家優質煙葉示范基地縣、省烤煙生產第一大縣,旬陽煙葉的種植規模和產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煙葉生產不僅幫助旬陽農民增收、工業增產,而且有利于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30年來,我們始終把煙農利益放在心上,以煙農滿意為前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富農為根本,以強農為目標,加強農業設施建設,提質增效,使煙農利益得到最大保障、煙葉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只要煙農能增收,咬定青山不放松
旬陽是一個農業大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糧食種植收益小,但從地域、海拔、氣候、降雨量等因素看,非常適宜煙葉種植。本著“只要煙農能增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旬陽縣委縣政府歷屆領導班子帶領農民發展煙葉生產,從政策引導到服務引導,使農民堅定了走煙葉增收致富道路的信心。
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煙草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縣煙草、農業、交通、工商、質監、電力、氣象等部門負責人為組員,全面統籌協調全縣煙草產業發展,及時檢查和解決煙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和問題。同時,明確各相關單位及部門的工作職責,制定發展目標和支持辦法,并納入年度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內容。
在煙葉生產中,縣委縣政府要求包村干部同煙葉技術員一道深入一線,做到了村組農戶、田間地頭都有鄉鎮干部和煙葉技術員的身影。為確保煙葉烘烤質量,我們要求包村干部必須跟著煙技員一起學會烤煙,并手把手指導煙農烘烤,真正達到“做給煙農看,帶著煙農干”的指導要求,使煙葉烘烤水平大幅提升。
通過多年的實踐,全縣從技術、管理、服務、扶持等各個方面不斷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標準化、規范化、實用化的方法措施和運行模式。目前,上煙集團、福建中煙、山東中煙、陜西中煙相繼在旬陽建立原料基地。旬陽“陜西煙葉強縣”地位基本確立。
想煙農之所想,急煙農之所急
維護煙農利益首先要從解決煙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讓煙農輕松種煙、放心種煙。近年來,煙草部門通過設施配套、科技推廣、示范帶動三方面建設,引領旬陽煙葉向更高水平發展。
針對旬陽土地零散、氣候干旱、水利設施薄弱、人畜飲水困難等實際,旬陽煙草大力開展以水窖、水池、管網為主的水利設施建設,較好地解決了山區人畜用水難和煙葉生產用水難的問題,得到了煙農的一致擁護和贊譽。僅2013年就安排了236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資金2033萬元,100%建成并投入使用。
旬陽煙葉種植區域基本在海拔600~1000米的高山上,在機耕路建設過程中,優先考慮交通條件落后、常年煙葉種植面積穩定的烤煙種植村。許多交通條件差的自然村,因種煙走上了“致富路”。
山區耕作對機械的要求更加個性化。旬陽煙草聯合科研機構,成功研發適合山區耕作的小型微耕起壟機、深耕機等專用機械,獲得國家專利,并在全縣推廣使用18000余臺(套)。2013年,神河鎮豐家嶺村試點區推廣機械化作業后,畝均降本375元,中上等煙葉比例提高了8個百分點,節約烘烤用工50%以上。
神河鎮豐家嶺村和甘溪鎮桂花樹村建設了兩個50座烤房連片烘烤工場,配套建設兩個供苗能力1000畝的育苗工場,實現了示范點設施100%綜合配套。以7個市級示范點為核心,全縣共建設20個縣級示范點、61個鎮級示范點、231個村級示范點,在示范點內進行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示范點的輻射帶動,有效提升了旬陽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水平。
始終把煙農利益放在心上,旬陽煙草產業的發展正在向生態化、特色化、規模化、園區化、標準化、組織化邁進。近5年來,全縣種煙畝產值從1320元提高到2535元,戶均收入由16525元增加到38381元。
維護煙農利益首先要從解決煙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讓煙農輕松種煙、放心種煙。近年來,煙草部門通過設施配套、科技推廣、示范帶動三方面建設,引領旬陽煙葉向更高水平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