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 眼下正值煙葉收獲、烘烤時節,安徽省郎溪縣十字鎮十字村家庭農場主謝再山正忙著打理他種植的95畝煙葉和70畝小麥。謝再山曾經在外打工多年,在外打拼的艱辛讓他在2010年回到家鄉后開始承包土地從事水稻、小麥和油菜等農作物的種植。
“看到同村不少農戶靠種植煙葉致富,在農業合作社的帶領下,2012年,我從100多畝流轉的土地中精選了64畝,開始試著種植煙葉,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就實現年純收入超過15萬的目標。”謝再山所說的農業合作社是郎溪縣徽映煙葉專業合作社,它是在安徽皖南煙葉有限責任公司煙農服務中心指導下成立的,服務范圍涵蓋組織開展農機推廣與應用,煙葉、水稻種植技術培訓與推廣,提供機耕、育苗、移栽、排灌、植保、采烤、分級等服務。
據郎溪煙葉工作站副站長畢文學介紹,目前,郎溪縣徽映煙葉專業合作社共有202戶煙農,“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服務煙農,在技術指導和物資供應各個環節均不以盈利為目的,幫助煙農一步步從普通的種植戶發展成為大戶”。
“合作社除了為我們煙農解決生產各個環節的難題外,農資銷售價格還低于市場價格20%,把更多的利潤讓給了我們。”郎溪縣十字鎮李村煙農王雙林自2011年起從務工地上海回到家鄉種植煙葉并加入合作社,2014年種植的100畝煙葉將為他帶來10多萬的純收入。
像謝再山和王雙林這樣靠種植煙葉實現致富夢的農戶已有很多,皖南煙葉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鼓勵和支持煙農承包土地,并向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轉型,牽頭組建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從最初的職業化煙農到近年來的現代煙農,再到現在的農業大戶、家庭農場,從零散的專業化服務隊到合作社主導下的專業化服務,在農村種植主體和服務主體的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
皖南煙區是一個恢復發展中的煙區,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水熱條件優越,十分適宜煙葉生長。由于當地自然資源豐富,且靠近江浙一帶,農民的增收渠道較多,多年來,種煙積極性一直不高。“要調動農民種煙的積極性,首先要保障農民的收益。”皖南煙葉公司領導層意識到,要實現現代煙草農業產業化,就要形成穩定的煙葉種植專業化技術隊伍。
夏正勇,蕪湖縣灣沚鎮百花村農民,2005年他通過皖南煙葉公司職業煙農招聘考試成為皖南地區發展的第一批300名職業煙農中的一員。被聘為職業化煙農的夏正勇可以享受公司給予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項福利待遇。
2011年,為打造職業化煙農隊伍的升級版,培養一支能長期穩定從事煙葉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型煙農,皖南煙葉公司又提出了“現代煙農”的概念。宣城市宣州區金壩鄉長橋村農民譚金貴通過流轉土地使自家的煙葉種植規模達到了60畝,并成功申請成為現代煙農。現代煙農并不是一個稱呼的改變,除了享受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福利外,他們還能夠享受農機補貼、輪作補貼和專業化服務補貼。
皖南煙區覆蓋安徽宣城、蕪湖、黃山三市,其中以宣城和蕪湖為主。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煙區戶均規模不斷擴大。“傳統的粗放管理越來越無法滿足戶均規模發展的需要,大戶雇傭的服務隊作業人員達到百人次,我們需要找到一條更加科學的方法,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煙葉生產的管理水平,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安徽涇縣昌橋鄉千畝種煙大戶畢發說。
從自家的幾畝田到流轉后的幾百畝甚至上千畝土地,種植的快速規模化,需要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機械化。皖南煙葉公司積極鼓勵和支持越來越多的現代煙農朝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轉型,并以扶持合作社的形式,實現對大戶生產全程無縫服務。同時,皖南煙葉公司還借助煙農學校,加強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主的管理服務,開設生產管理、土地管理、用工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讓他們快速掌握規模種植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能,成長為金色土地上的管理者。據悉,在2013年,皖南煙葉公司共成功培育了百畝以上的專業大戶609戶,占煙農總人數的27.57%,種植面積合計達到8.57萬畝,占全部煙葉面積的51.07%。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