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很多從消防事故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除了心有余悸地害怕以外,都表示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遭遇只有在報紙和電視和才會看到的消防事故。與很多人一樣,在他們的心中,存在著“第三人效應”。
“第三人效應”是美國學者戴維森先生提出的一個理論,最早應用于信息傳播中,其大致的含義是人們往往傾向于認為不利的事物總是會降臨到“他”,即“第三人”的身上,而不是降臨到“我”和“你”的身上。
消防安全中的“第三人效應”指的是人們傾向于認為消防事故都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消防安全也不是自己要做的事,都是“他們”要做的事。持這種觀點的人們往往對消防安全掉以輕心,從沒有考慮過自己如果遭遇到消防事故會怎樣。從沒有考慮過消防安全,也必定不會認真地進行消防安全的知識學習與演練,以至于很多消防事故的遇難者都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與演練而失去了財產、健康,甚至是生命。
消防事故具有突發性、偶然性,防不勝防。但盡管是這樣,消防事故的發生沒有隨機性。消防事故的發生總是有原因的,可能是人為的,也可能是不可抗力的,但以前者居多。也就是說,人為因素是消防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人是決定消防安全走向的決定性因素。對于消防安全,有防范和應對這兩種方式。防范可以將消防事故的概率降低,應對可以將事故的損失減少,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如果沒有消除消防安全中的“第三人效應”,沒有很好地進行消防事故的預防工作,又缺乏應對消防安全的能力,面對的很可能是生命、財產的損失。因此,消除消防安全中的“第三人效應”至關重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