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筆者參加一次行業內培訓:授課老師從一個主題換到另一個主題,偶爾在一個問題上貌似深入,實質依然是無根據的不知所云。有時爭鋒相對,大談行業時弊,絞盡腦汁的羅織各種隱約可見又似曾相識的只言片語,迅速組織結構又變成聽起來科學嚴謹的微言大義。期待學員僥幸發覺其中的乖謬所在,但當對方無任何反應,沮喪的同時又不禁興趣盎然,渾然不顧授課時間正在一旁被無聲無息的斬殺。
親身體驗過才明白,當內部培訓變成了一本正經的胡扯,全然不顧受眾的感受和獲取程度,即使課程主題是多么“高大上”,最終也會讓學員置身課堂卻又不知所措。葉圣陶先生說,“講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引導。”也就是說對于講師而言,其任務絕不是“一本正經的胡扯”,內訓師需要聚焦企業績效,代表行業來直面零售戶、消費者,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創造并給予受眾思考自身現狀的學習環境。
內訓師的滿腹經綸也不是拿來“胡扯炫耀”的,而是幫助受眾就自身的現狀問題找到一種解決路徑,縮短到達勝任標準的時間,促進在場的每一個人能在他的卷煙經營或職業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筆者認為內訓師就像行業無數個“能量點”,發光程度屬于行業“三員”轉型建設的重要內容,培訓變得不僅僅只是美麗的花瓶,而是驅動煙草營銷不斷發展的利器,請讓一切不靠譜、不專業、不能對受眾起到實質幫助的培訓離遠。加強內部培訓,避免“假正經”,提升培訓效用,內訓師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所作為。
課程設計要走心,做好層級遞進。好的培訓是設計出來的,需要系統性的課程設計。從培訓需求分析入手,著手學員、場景分析和工作任務、主題分析,明確培訓目標,架構課程內容,做到直接“接地氣”,直接“給干貨”,避免“無根據的不知所云”。以長沙煙草9月7日開展的零售戶培訓為例,結合卷煙營銷工作承上啟下的階段重點,統籌安排基礎素質提升培訓。根據培訓對象“量體裁衣”,分新入網、普通終端和現代終端三個維度,從日常經營案例、終端功能發揮和品牌推薦上柜技巧再到營銷工作創新。制定了12門知識、技能和素養類的課程,注重圍繞客戶門店營業額提升,在授課內容上梯次漸進。
公眾表達要有魅力,做好有效輸出。公眾表達魅力其實就是一種無形吸引別人的標準,以2014年11的廣西區營銷內訓師授課比賽為例。公眾表達充滿魅力的內訓師總會受到評委和觀眾的青睞,原因在于良好的課程設計也需要魅力的表達。就好比一個求職者,即使把簡歷做得結構漂亮,內容也很有深度,感染了考官,但面試的時候表現一般,缺少回答的技巧,也不會成功。語言傳述的魅力,是屬于聽覺上的直觀感受,展現了內容講述后感染的高度,與學員產生共鳴的程度。具體表現在課程能被受眾接受,而不是“對方沒有任何反應”,受眾會自愿聽課并轉述給其他人,產生在行動上的正向回應,最終實現培訓的有效輸出。
根據實際情況,目前行業很多單位都大膽創新內訓形式,甚至引入TWI、微課、客戶培訓師等嘗試。最大限度的整合行業內外資源,在不用增加成本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同時為員工增加了展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實現了雙贏。這是營銷模式的一種創新,更是行業“抓基層、打基礎”的一種創新實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