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涉煙犯罪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見,案值或者數量超過法定數量,就需要移交公安機關進行立案處理。針對這些涉煙犯罪人員,從心理學角度剖析走上犯罪道路的軌跡,以便工作中準確把握涉煙犯罪規律,提高市場管控能力,提升打假破網工作水平。
利欲熏心
從事涉煙犯罪的人,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并不高,這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為卷煙這種工作,或者倒賣卷煙業務并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一個思維正常的人基本都能夠勝任,不同的是這些人置國法于不顧,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煙葉包括廢舊煙葉在內,它的成本價格本身并不是很高,經過各類加工工藝和稅費等費用之后就有了高價煙與低檔煙的巨大差價了。從事涉煙犯罪的人,在這種差價的誘惑下,從事起卷煙制售業務。而且一旦走上這條路,基本是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干其他行當可能遠不及這個業務賺錢。因此,基本都是從小做起,越滾越大,滾雪球式的發展。在破獲的案件中,案值和數量都是驚人的。
剖析心理,就是利益的誘惑。在巨大利益誘惑下,人很難不動心,這就是涉煙犯罪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如果沒有利益的誘惑,涉煙犯罪率會直線下降。既然利益是誘發犯罪的首要因素,那么就要從斬斷利益鏈角度出發,斬斷涉煙犯罪的利益鏈條。
偶然中的必然
縱觀涉煙犯罪行為,外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制假者基本都是通過中間渠道再銷售給零售終端。誘發這些中間商從事涉煙犯罪的因素,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在分析他們的犯罪心理中,感受最深的是偶然中的必然。
說是偶然,因為好多人從事涉煙犯罪基本是偶然發現這個所謂的“商機”的,即便是上線也不會大張旗鼓的宣傳或者像傳銷一樣的招募下線,基本都是在偶然狀態下發現了這個商機。拿微商來舉例,有好多微商當事人并不清楚煙的真偽,當事人本人也不經手貨物,而且好多人對煙草專賣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匱乏,但是經其銷售的卷煙數量有時候是非常巨大的。究其所得,有時候并不是特別大,造成的危害非常巨大,因為有的微商是面向全國的。
說是必然,因為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這里面的“玄機”,可是當事人隨著銷量的日益增加,很多人開始研究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就是說他們是懂法的。否則就不會出現利用他人銀行卡結算,使用假冒信息辦理手機卡等行為。涉煙犯罪的隱蔽性說明了當事人是明知故犯。在查貨涉煙犯罪中,絕大多數人是知道自己從事違法行為的。
從這種犯罪角度來說,要打掉涉煙犯罪網絡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好多人甚至抓住了法律定罪的關鍵幾個數字,如五萬元,很多人一張銀行卡往來賬到49000元的時候,就拋棄不用了。單一的證據鏈,很難給其定罪。因此,需要在錯綜復雜的情報線索中,找到有價值的證據,也就是需要提高案件的經營能力,不能過早的收網,打草驚蛇。
僥幸心理
涉煙犯罪的當事人,往往都是抱有僥幸心理的人。如果不是這種僥幸心理相信好多人不會從事這個行當。從查貨的違規卷煙的數量來看,從事涉煙犯罪的人也是有一定數量的。因為單靠個別人無法生產和銷售出這么大量的違規卷煙。從全國查貨的涉煙案件來看,每年打掉的網絡也不在少數。好多當事人,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只要處處小心,就不會被抓。他們總是在高度警惕當中,從事著生產、銷售行為。
在辦理涉煙案件中,要高度樹立“有煙、必有網”的思路。在加強市場日常檢查的同時,大力提高打假破網能力,消除當事人這種僥幸心理,使得涉煙犯罪率不斷降低。不能視而不見,以行政處罰代替深挖案件線索。
掩耳盜鈴
作為售假的終端環節,不法的零售戶很多都是掩耳盜鈴的心態。以為消費者是過路財神,一錘子買賣,騙一個是一個。但是絕大多數案件線索是來源于廣大消費者。受到欺詐后,消費者會主動用維權來回擊不法分子。
細心的市場監管員不難發現,片區都有哪個零售戶在從事非法經營,哪個有違規動向,他們的狀況片區專管員也基本能夠掌握。有效的監管能夠遏制住當事人這種心理的膨脹。通過采取錯時檢查的方式能夠把零售戶這種心理給打壓下去,形成高壓態勢消滅零售戶的違規想法。
在日常檢查中,包括在線索挖掘中,要從分析當事人的心理入手,就能夠從根源上掌握他們的動向,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辦理涉煙案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取眾家所長,補自己之短,知彼知己方是長久之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