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目前,在煙草行業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下,很多文章中都出現了“堅持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這個詞句。但捫心自問,煙草行業還沒有到“無能為力”的地步,所以還談不上“堅持”二字。
同時,相對“舒服”了一個生肖輪回的煙草行業,現在的“拼搏”程度也遠不夠,更不會“感動自己”。說不易,哪個行業都不易,相對于銀行業的激烈競爭、石油業的動蕩起伏,至少煙草行業還有個專賣體制作支撐。所以,別談受什么委屈,擔當是煙草行業的責任。
貢獻是不二的責任。年初的時候,煙草人曾很自豪地說,在經濟下行,很多行業等待伸手向國家要救濟的時候,我們煙草行業上繳利稅過萬億,為國家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不要忘了,煙草行業之所以存在,前提就是稅利。
清朝那些事兒就不說了,從民國時期開始,國家對煙草行業的政策就是“寓禁于征”。當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時候,就在奏折中對光緒皇帝說:煙酒二項為民間嗜好所需,無關養生本計,重征尚無妨礙。袁世凱的這個奏折,一語道破了煙草行業存在的價值。后來,袁世凱批準財政總長周學熙及其幕僚倡議的國家管理煙酒公賣建議,公布《全國煙酒公賣暫行簡章》,就是出于稅收的目的。
近幾年,國家也幾次調整煙草稅率,從1994年確定煙草消費稅稅制以來,又先后在1998年、2001年、2009年進行調整,而2015年5月10日,國家再次調整卷煙消費稅,凸顯出國家對于煙草行業實行寓禁于征策略和向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費稅要稅源的決心。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煙草行業不能保證上繳稅利,將失去生存的根本保障。所以說,煙草行業為國家所做的貢獻不僅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獲得支持的唯一砝碼。
有害是不爭的事實。對于《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中國煙草的立場是一貫的:對于世界衛生組織關心人類健康的良好愿望表示深深的敬意,并且愿意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公約》生效后的履約過程中。2015年的時候,煙草行業更是提出要緊緊聚焦中式卷煙發展和新型煙草制品發展“兩大戰略任務”,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科技減害、科技增效“三個水平”。雖然制定了降焦減害目標,但就目前來說煙草危害依然存在。只有煙草行業真正通過科技創新,才有資格站出來去回應抱怨份。
努力是不變的真理。銀行或保險推銷電話,很多人都記不清一天能接到幾個,有時礙于禮貌還能多聊一會,大多數情況只會覺得“越來越厭煩”。近年來,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銀行業和保險業電銷隊伍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一個電話銷售中心,每天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個推銷電話從那里呼出,打到全國各地潛在客戶的手機上。雖然電銷成功率低,但勝在拜訪量大。如果一個電銷中心有2000多名員工,每人打50個電話,一天也能呼出10萬個電話。即便平均1000個電話成交一單,一天就能出100單,這就是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努力和堅持。相比較而言,煙草行業所做的努力還遠不夠,如果這樣就談“堅持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那銀行業和保險業電訪人員又該說什么呢?
以上言論的目的是要讓煙草行業看清自己。努力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生存是為了更好地為國家做貢獻。苦一些、委屈一些,都不算什么,別抱怨,堅持做好自己,努力做好未來,這才是煙草行業目前的選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