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師傅,煙支重量不穩定,麻煩你調一下。”
“那我調不好,這是設備的問題。”
“師傅,條透拉線錯牙了,麻煩你調一下。”
“我調得么得好,要喊修理工修。”
每次談到產品質量,大家想到的就是設備問題。但是,為什么很多次,修理工根本沒有修機,只是清理了膠垢,或者更換了吸絲帶,數據參數就穩定了很多。為什么很多次,在修理工調整過后,質量的指標又不符合標準了。作為和設備直接打交道的我們,應該反思,有些質量缺陷,是不是由于操作人員質量意識的缺失和對缺陷的“縱容”而造成,反而讓設備為我們背了黑鍋。
那么,如何培養操作人員質量意識,不再讓設備為我們“背黑鍋”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質量意識”氛圍化。要在一線形成“質量第一,產量第二”的意識,從車間到班組,從管理人員到操作人員都要保持“里子”和“面子”的統一,不要表面上說質量很重要,到頭來不顧質量悶頭開車。在內部形成“質量意識”的比學趕幫的氛圍,這樣,讓氛圍里的每個人都受到最好的熏陶和無形感染。
二、“質量意識”傳遞化。“意識”在人與人之間有著很強的傳遞性。在班組一個不重視質量的師傅,帶出來的徒弟“質量意識”也不會高。鼓勵個人“質量意識”和集體“質量意識”的相互融合,相互嵌入,成為一個“重質量”的有機整體,聯動分享,相互作用,抬升和拉升班組整體的“質量意識”。
三、“質量意識”超導化。給“質量意識”一個有益于成長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大膽質量創新,并且將之應用推廣到實際工作之中,從而促進工作成效,提升工作效率。對于那些“質量意識”強的“質量達人”,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班組文化建設、學習型團隊的創建之中,把“質量”融入班組,雙向共進互動, 讓“質量意識”成為一種趨勢和超導效應。
四、“質量意識”物質化。精神固然讓人尊重,但物質的獎勵同樣引人關注。唯有兩手齊抓,抓出成績,才能讓“質量意識”和物質雙落地,取得雙豐收。讓員工在提升“質量意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改進工作生活的實質性獎勵,從而員工的“質量意識”必然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得以提升。
要制造“高質量”“零瑕疵”產品,先從員工的“質量意識”培養開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起,經歷一個較長的歷練過程,培養出一批高“質量意識”的員工,這樣,產品質量才會有穩固的保障,“高質量”“零瑕疵”才會成為品牌的金字招牌。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