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從“廣播”到“窄播”的媒介工業轉型中,忠實的粉絲變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消費者。而對于煙草而言,如何形成這樣忠實的粉絲呢?結合時下大熱的社交媒體——微信,如何從微信等線上行為變成最終的購買力呢?
任何品牌都要有自己的粉絲,但如果僅僅停留在粉絲這個層面,無非是把以前的忠實用戶換了個新名詞而已。“無粉絲不品牌”,這句話沒錯,但反過來,哪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粉絲呢?
這可以引入一個新的概念——社群經濟。那么,社群是什么?社會學意義上的社群,它有以一定的社會關系為基礎組織起來的,進行共同生活的人群;它有人們賴以從事社會活動的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它有一整套相對完備的生活服務設施;它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它的居民對自己所屬的社群在感情和心理上產生了一種認同感,即“我是某一個地方的人”的觀念。后來,Broostin將消費行為與社群之間的關系連接起來:把消費相同商品的其他消費者當成利益共享、同擔風險、并關心共同的利益與信息的社群伙伴,這就是消費社群的概念。消費社群是一種無形的新型社群,借由人們的消費模式及所消費的產品而被創造且保留下來。
那么社群形成的基礎又是什么呢?根據克萊舍基在《無組織的組織》中介紹的那樣,需要有共同的目標、高效率的協同工具以及一致行動。所謂共同的目標,或者是綱領,人群通過綱領、調性已經做了有效的區隔,形成人以群分的效果基礎。而微信、微博這實時工具,使得協同變得非常容易;一致行動在共同綱領和高效協同的助力下,比較容易實現,而這個一致行動也反過來促進了社群的穩固。
無論對于誰來說,只有當你的客戶變成用戶,用戶變成粉絲,粉絲變成朋友的時候,才算得上是社群。可以說社群,是比粉絲更加穩固的一個群體。在這個社群環境你體會到一種安全感,體會到一種被需要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從一個簡單的產品上是買不來的。
社群是任何時代、所有商業都在追求的終極目標,但只有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微信這樣的高效率工具以后,社群才是可能的。這中間的差別是,一個有社群的品牌和沒有社群的品牌,其競爭力是完全不同的。
從某種角度來說,粉絲經濟的發展其實是受限的,受限于產品壽命,受限于用戶群體年齡的限制,無論是客體(產品)的增長還是主體(粉絲)的增長,似乎總會出現一個不匹配的過程;但是當你們兩個一起時同步的時候,這樣的問題,就解決了。
社群經濟的好處在于,打破原有粉絲經濟的一對一的單一聯系,讓點和點之間發生相關關聯,從而形成一個面的立體的概念;與此同時,增強點與點之間的溝通聯系,增加人際互動,增加產品的人文關懷和氣息,即使產品不再,那些一起歡樂、吐槽過的好“基友”還在。這樣的人際互動,使得產品或者品牌也適當增加了生機。
這其實有點像煙友的“網絡版”,實際生活中,你身邊的好友,不一定抽煙,即使抽煙,也不一定就和你口味相同,如果有那么一個知心“煙友”,和你口味一致,口感相同,惺惺相惜,是不是連這個品牌也變得可愛了呢?
如果需要小而美,那么,為什么不提供這樣的一個場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