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各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對各類涉煙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的不斷增強,不法煙販違法形式變得更加隱蔽,手段更加高明,特別是涉及郵政快遞環節的涉煙違法案件,因郵政快遞所具備的特殊性,利用郵政快遞非法運輸卷煙已逐漸成為非法卷煙運輸、銷售的主要途徑,且呈愈演愈烈之勢,嚴重擾亂了卷煙經營秩序。筆者通過對近年來的案例分析和法律咨詢,總結出利用郵政快遞非法運輸卷煙行為主要有以下行為特征和危害。
1.少量多次是利用郵政快遞非法運輸卷煙行為的主要特點。為了逃避打擊,不法煙販通常采取少量多次、“螞蟻搬家”的形式通過郵政快遞非法運輸卷煙,一方面,它單箱包裝小,符合郵政快遞郵件運遞標準,另一方面,郵政快遞全封閉一站式服務到家的經營模式,讓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在沒有獲取準確信息情報的情況下根本無從下手。
2.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無獨立檢查郵件包裹的權利。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要想對該地區郵政企業涉嫌非法運銷卷煙的郵件包裹進行檢查,必須要獲得該地省級以上的郵政管理局批準同意,在其配合下才能進行相關檢查。或者是由公安機關立案后開具檢查證才能進行檢查,這給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
3.少數郵政快遞部門未切實履行檢查貨物的義務。隨著郵政快遞行業內競爭的日趨激烈,有的郵政快遞企業為了爭奪客源,放松甚至根本不對其所承運的貨物進行檢查驗收,致使收件驗視制度形同虛設。這恰恰被不法煙販鉆了漏洞,只要其所托運卷煙的包裝外形、尺寸大小、重量都符合快遞郵件標準,然后在快遞包裹單上隨便注明食品、日常用品之類,基本上都能一路暢通無阻。
4.郵政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缺乏足夠的法律意識。有的郵政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認為郵政企業的經營行為只受《郵政法》約束,往往疏忽了《煙草專賣法》及其他行業相關法律的約束。尤其是隨著國家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郵政企業由過去的國家財政保障逐漸走向市場化,部分郵政企業及從業人員為了本位利益,從根本上忽略了國家煙草局(國煙專[1993]7號)文件規定,導致超限量郵寄煙草制品的違規情況時有發生。
5.違法卷煙買賣雙方不需要直接見面交易。郵政快遞企業有著其他物流托運部門無可比擬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其貨物運輸時間短,且提供上門收貨及送貨上門等服務,違法卷煙買賣雙方不需要直接見面交易,而不法煙販正是利用這一特點,頻繁采取郵政快遞非法運輸卷煙,盡管成本相對較高,但郵政快遞服務安全系數較高,往往讓其樂此不疲。
6.“互聯網+郵政快遞”成為購銷違法卷煙的主要平臺。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一些售假分子利用淘寶、微信、QQ等網絡平臺,采取網上訂貨、郵政快遞配送這一“網購”形式實施涉煙違法犯罪活動,由于郵政快遞從業人員對假冒偽劣卷煙識別能力欠缺,甚至在收寄驗貨時根本不去理會卷煙的真假,只要符合郵寄標準,一律照單全收,從而導致郵寄假煙違法現象頻繁出現。
這一系列困擾各級煙草專賣主管部門的難題,卻讓郵政快遞成為了那些不法煙販的犯罪“天堂”,他們利用這一所謂的執法“真空”區域,有恃無恐,大肆從事非法倒運卷煙活動,不僅僅造成執法成本的不斷提高和有限資源的浪費,而且還助漲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因此,必須搭建由公安、工商、煙草及郵政、快遞等多部門參與、配合的聯合執法機制,形成打擊利用郵政快遞非法運輸卷煙行為的合力。在聯合辦案的過程中,相關單位部門要分工協作,各負其責,充分發揮各自部門的職能優勢,合理運用手中的法律武器,全方位對各種形式的涉煙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