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許可證制度是煙草專賣制度的基石,加強許可證后續監管是落實煙草專賣法,依法治煙的需要;是適應簡政放權,推進“寬進嚴管”的需要;是強化精益管理,夯實專賣管理基礎的需要。江蘇省淮安市局根據“依法許可、規范高效、動態管理、進退有序”的要求,持續加強許可證全過程管理,初步探索出“全員參與、全程管控、橫向合作、整體聯動、信息支撐、考核跟進”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科學管理水平。
1、構建標準化的許可證監管體系,著力解決管什么、誰來管的問題。
明確后續監管職責。著力構建“辦法、制度、流程、文書表式、考核表式”為一體的后續監管標準化體系。制定《許可證后續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后續監管四大原則,六大責任清單,區分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主要責任、直接責任、監管責任、反饋責任。明確市縣兩級專賣、營銷、物流、內管等四部門的監管職責,以及證件員、稽查員、案審員、內管員、客戶經理、送貨員等6個崗位不同職責。有效解決職責不清、落實誰來管的問題。
明確后續監管內容。分為依申請和依職權。依申請主要是指在許可證后續監管過程中,對符合申請條件的,提醒、說服持證人,主動辦理相關手續,走依申請程序,分為延續、變更、重新申領、停業、恢復營業、歇業、補辦等7種情形。
依職權類,主要是指基于法定情形出現,對持證人不符合依申請程序或拒不配合辦理相關手續的,走依職權程序。分為六大類24種情形,分別是登記事項發生變化5種情形、喪失主體經營資格3種情形、不開展經營活動4種情形、有效期監管2種情形、重大違法違規8種情形和違法辦理許可證2種情形。
2、確定順暢的工作流程,著力解決怎么管,崗位間銜接問題。
針對后續監管的7種依申請、24種依職權情形,制定許可證后續監管操作規程,明確后續監管流程,同時,針對涉及到的共性流程,增設了市場動態信息反饋、暫停專賣業務、取消業務資格、聽證、撤銷、撤回、注銷等7大主流程,明確了不同崗位的責任銜接,確立了怎么管的問題。同時,制定了后續監管工作規范,明確制度16項、流程31項、文書表式50份及統計表8份,解決了后續監管的制度依據、流程管控、文書標準、數據統計等問題。
3、完善信息反饋機制及考核辦法,著力解決如何發現,管不好怎么辦問題。
完善市場動態信息反饋辦法。將后續監管內容納入市場信息反饋中,及時啟動后續監管調查程序,核實出現許可證異常使用的深層次原因,區分不同監管類型明確監管責任、反饋責任、核查責任,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將原先依靠全市130名稽查員進行監管,拓展到形成證件員、案審員、內管員、客戶經理、送貨員等340人的專兼職后續監管隊伍,全員參與,各司其職。
更新完善信息反饋平臺。對許可證后續監管的異常信息,由第一發現人錄入反饋平臺,逐級傳輸,內管人員排除出內部人員違規后,下發交辦給證件、稽查、客戶經理、送貨員等不同崗位,按職責進行調查,并將結果錄入反饋清單中,通過流程驅動崗位,確保反饋信息及時處理,有效落實。同時,對于發現的異常情況,根據不同情形,梳理出具體的責任大小。
強化一崗雙責追究落實。監管責任人證件員、稽查員對停業戶或后續監管發現的異常戶,及時登記造冊,形成動態監管記錄,實時跟蹤督導,有效確保管理的經營戶一清二楚。工作上分工負責,誰的轄區誰負責,誰的問題誰維護,誰的客戶誰監管,誰的責任問誰責。對于應當發現沒有發現,或發現后沒有反饋的,要追究責任。對于反饋問題,責任人員沒有及時處理的,也要追究監管不力的責任。
4、提升信息化運用手段,著力解決過程追蹤難,效率低下的問題。
建立后續監管信息平臺。將專賣管理系統中的分類走訪、案件處罰、查獲假私煙、許可證屆滿、停業期滿等數據;營銷系統中的訂單信息、貨源數量、價格波動等數據;內管系統中的貨源波動異常、真煙案件信息、訂貨電話相同、結算賬戶相同等數據進行抽取,統一對接到后續監管信息平臺中,并設計兩次違規被處罰、一次性查獲50條假私煙、過期未延續、停業一年以上未處理等十大預警規則,自動提示,智能預警,便于執法人員及時關注處理。
優化升級OA審批模塊。將依申請審批表、依職權審批表、許可證后續監管請示單、許可證后續監管結案報告等導入自動化文書,實現所有審批文書的自動在線審批、電子簽名、實時檢索、自動組卷,所有文書全部形成電子化,便于查找、便于考核、便于復核、便于監督。
綜上所述,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必須要調動綜合的專賣管理資源,形成科學的監管體系,創新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強化后續監管考核到位,才能最終將許可證工作管好管到位,不斷夯實專賣管理工作基礎。證工作管好管到位,不斷夯實專賣管理工作基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