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如果把國家局在行業發動開展“精益十佳”標兵單位的工作看作是2015年的炫麗舞臺,那么,云南中煙玉溪卷煙廠的精益打造之舉無疑是這個舞臺上精彩的一幕。
近年來,玉煙按照國家局的總要求,以“生產組織、質量管理、設備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基礎管理”為旋律,在“嚴格規范”的背景轟鳴中,奏響了“機制、人員、安全、文化”一體,“流程、協同、系統管理精益化”的和諧交響曲。這一場以“精益求精,打造典范”為主題的音樂盛宴,不僅讓玉溪卷煙廠取得了2015年行業“精益十佳”標兵的榮譽,而且把降耗增效的主題曲也很好地契合在“上水平”的節奏中。
工廠“演奏家”們心底所暗暗追求的,是要把這一場永遠不會散場的音樂長鳴變幻著音符,讓每一個章節在邁向天籟之聲中向極致更進一步。
導入理念 譜寫模型引領的精致旋律
自2008年構建標準化管理體系以來,玉溪卷煙廠敲響了精益之路上的第一個音符。面對行業四大難題,玉溪卷煙廠干部和職工,尤其領導班子高舉“山高人為峰”大旗,忘掉過去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只有超越、改進、不停前行才是此刻的唯一選擇,只有從內部“苦練內功、深挖潛力、提升實力”,才能在外部壓力緊逼的情勢下找到譜寫“精益十佳”的靈感和切入方向。
在這樣的危機意識引領下,玉煙于2008年迅速建立起“標準化整合型”體系;2009年,著手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提出構建“精益生產體系”的目標;2010年,導入精益生產理念,提出并推進質量、生產、成本、設備信息、安全、政工“六個精細化”;2011年,推廣應用精益六西格瑪工具,實現“六個精細”向“六個精益”的轉型升級;2012年,工廠全面推行“精益生產”,探索問題管理機制;2013年,逐步形成“數字工廠、精益生產、卓越績效、文化管理”目標管理主線,按精細化加工和柔性化生產理念進行分模塊加工;2014年以來,玉煙提出并構建了具有工廠特色的“1346”精益管理模型,導入WCM(世界級制造)理念,規劃出“精益求精,打造典范”的目標,從縱向關注流程、橫向關注協同、縱橫關注系統三個維度切入,強化機制、人員、安全、文化四個保障,抓好生產、質量、設備、成本、信息、基礎管理六個方面,具體而全面的規劃了精益管理在工廠的實施道路。
在“1346”精益管理模型的引領下,通過動員會講、內訓師和部門班組等學習方式,工廠對員工進行了多次關于精益管理的教育培訓,使精益管理在玉煙人心中得到充分的認可;申報并通過的三個“五星級現場”,“不要物”的清理,“要物”的標準化,使得生產車間規范整潔,300余項現場維持基準的創建極大的提高了現場精益水平;通過看板、海報等可視化工具的使用,不斷強化精益管理的全員認可度;通過“精益小故事”征文、“圖說精益”征集等活動,反復夯實認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精益、談精益、用精益、會精益已經在全廠上下蔚然成風,一篇篇融于玉煙人血液的靈魂樂章躍然紙上,桌上、墻上、海報上、專欄上,一句句“今天你精益了嗎”時時叩問著每一個人每一天的行為與思想。
集成工具 揚起精益落地的協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動人的曲譜,要配之以最合適的樂器,樂器間配合的相得益彰,才能揚起最動聽的協奏。“將適宜的工具應用于適宜過程產出精益的結果”是玉煙關于精益工具的選擇及使用的原則,遵循這個原則,按照精益管理“提質,降本、增效”的目標要求,玉煙堅持選擇正確的精益管理工具,提升精益工具的精益水平,保證真正在精益管理中要到效益。
普遍導入廣泛適用的精益工具。卓越績效管理和精益六西格瑪的精益管理工具的應用,實現了自上而下的改善;合理化建議、員工提案、A3改善報告等工具的運用,實現了自下而上的改善,上下改善齊頭并進,形成點、線、面一體的持續改善模式。
重點突破,在關鍵流程點上通過精益工具提質降本。憑借先進精益工具的使用,一些關鍵流程點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圍繞質量和安全,導入防錯技術,通過技術上的改造,杜絕設備對人的責任的依賴,從質量管控全流程建立防錯技術217項,極大提升了產品加工的一次合格率及生產中過程控制的水平;為了提高人機協作效率,導入工業工程專業技術,按取消、合并、重排、優化改善思路,以復烤分級和中試高端手工包人員密集型作業場所為試點,引入了瓶頸優化和LOB線平衡改善,有效地將每日人均分級煙葉增加0.3擔,每日手工包卷煙增加3000余包;導入SMED快速換模,引入流程“并行”和“雙腳勿動”改善原則,將換號作業定人定崗和標準細化,顯著減少了換號時間,提高卷包機組換號效率;導入價值流程圖分析,發現從復烤到卷包的各個環節的閑置、等待、過剩等改善點,為設備技術改造提供支撐……
精益管理的持續推進,不斷優化著工廠的生產、質量、設備及成本,將精益管理從理念落到實處,真正實踐于生產作業中,每種精益工具都在它最合適的位置發揮出最大的效能,工廠上下隨處都在演繹著一曲曲協奏曲。
精育人才 躍動精益樹人的華彩
在精益管理推進的過程中,各具特色的專業人才扮演不同的音符,演繹著樂章中最具特色的華彩。擁有不斷壯大的人才隊伍,才讓玉煙推進精益改善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支撐。
培訓強化人才。玉溪卷煙廠以精益推進辦為主導,以精益六西格瑪黑帶和QC活動診斷師為協作支撐,組成了一個強化工廠內部員工精益水平的宣講團隊,通過深入到各個部門和班組內部的宣講,對精益理念及工具做出全面的培訓,以理論的學習引導日后的實踐,為玉溪卷煙廠精益人才的選拔和強化提供助力。
實踐歷練人才。通過QC小組、精益六西格瑪、青工創新創效、內訓師等活動,為青工提供了奏響樂章的舞臺,充分激發了工廠青年一輩員工推進精益管理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合理化建議、改善提案、紅牌作戰、可視化等方式,也時刻潛移默化地將玉煙人的意識從“要我精益”轉化為“我要精益”;師帶徒、職業講堂、崗位技術練兵等模式也在實踐中提升著人才的素質水平,打造了工廠內部為“提質、降本、增效”而形成的良性競爭平臺。
激勵鼓舞人才。激勵機制是人才培育中堅實的拉力,牽引著人才不斷向上攀登。在工廠推進精益過程中,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勞模精神為核心,選拔先進典型與楷模,發揮榜樣的力量,吸引人才向勞模創新工作室靠攏,以老帶新,甘于奉獻,勇于創新;以員工名字冠名的工作法、優秀改善提案的表彰、班組之星的評比等激勵方式,都對員工的貢獻給予肯定,激發全員投入精益。
培育精益人才,作為樂章中最活躍的部分,每一個音符都發揮最大效用,為工廠持續推進精益管理鑄就了一支鋼鐵隊伍。
立體協同 演繹精益文化的交響
當精益已經成為每個玉煙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習慣,精益文化就已經在每一個員工身上整合協同;當精益管理在各職能部門“固化于制”的時候,精益制造就成為必然;當工廠上下、縱橫、內外投身于精益,就必將交織演繹出一曲氣勢恢宏的交響樂章。
精益看板的制作,不僅是工廠對外宣傳、提升形象的一道窗口,也掀起了員工談論精益的熱情和高潮;“我與精益”為主題的征文、“關注我身邊的變化”及“圖說精益”為主題的圖片征集活動,以員工自身崗位的親身作為,傳播文化,擴散經驗,將“工廠塑造精益的文化氛圍來感染我”的狀態轉變為“我自己主動去探索精益的事物來感化我自己”;在行業媒體發表系列精益報道達18萬字,總結經驗,傳播精益、推廣精益;以“精益求精,打造典范”為主題的職業講堂,圍繞“今天你精益了嗎?”為主題設計的“精益自省書”,使員工時刻提醒自己,讓精益成為每個人的習慣。
不僅僅是幾個項目的簡單疊加,不僅僅是幾個推進人的行為習慣,精益管理是全體人員的整體協同,營造玉溪卷煙廠的精益文化氛圍,演繹琴瑟和鳴的交響。
精益管理可以追溯,卻永遠不會有終點。工廠決策層和執行層都清醒地知道:玉溪卷煙廠不會因為獲得行業“精益十佳”標兵的榮譽而懈怠了深化的步伐和體系的高層次推進。他們明白,只有不斷改善、不斷攀登才是永恒的主題,才能奠定自己在新常態下的思想和認識基礎,才能讓工廠接口市場壓力的傳導機制,也才能充實自己迎接各式各樣的新挑戰的底氣,腳踏實地才能夠在煙草制造業領域的進程中奏響“供給側”的改革新華章!
相關報道:
讓全身毛孔都散發出精益氣息(圖)——云南中煙玉溪卷煙廠創建“精益十佳”標兵單位紀實之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