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濰坊諸城市林家村鎮煙農陸建國,一大早來到自家農田里,查看統計冬牧70越冬返青情況。"冬牧70較其他作物更加耐寒抗凍,它們還苗非常好,今年長勢一定不會差,再過幾天這片牧草就可以長成上好的畜牧飼料,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陸建國說。
在種過烤煙的煙田里種植牧草,是山東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為增加煙農收入、養護植煙土地、構建綠色循環農業模式而進行的一種有益嘗試。他們組織煙農在煙葉采收后的10月到新一輪煙葉種植前的4月份下旬這段長達6個月的時間里,統一種植冬牧70,從而實現烤煙與牧草的無縫銜接、一年兩收。2024年,諸城市局(分公司)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對"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模式進行了全市推廣,共計種植5000余畝。
冬牧70機械收獲現場
“從傳統的作物一年收一季變成現在的一年收兩季,煙農的收入增加非常可觀。我去年種了50畝冬牧70,它的畝產量2300多公斤,刨除種子、施肥、澆水這些成本,額外獲得了26000多元的純收入,畝均增收超過了500元。”陸建國從去年的“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示范種植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其實,“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模式不僅能夠助力煙農增收,更為關鍵的是該模式開啟了“煙-草-畜”綠色循環農業的新組合,將煙葉生產與畜牧業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諸城市的畜牧業較為發達。據統計,諸城僅肉牛、奶牛的存欄量就超過了2萬頭,按每頭牛每天食用15千克粗飼料、冬牧70占比30%計算,每頭牛每天可消耗干牧草4.5千克,全市每天干牧草消耗量為9萬千克,因而在諸城煙區,種植冬牧70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冬牧70是畜牧業理想的粗飼料,不但適口性好,營養物質含量也比較高,受到了廣大畜牧戶的廣泛歡迎。經化驗對比,冬牧70蛋白質、脂肪的含量分別是玉米秸稈的2.3倍和3.4倍。”諸城市局(分公司)煙葉科科長趙洪軍介紹說。
在牧草種植為諸城市養牛業解決飼料短缺難題、給予發展支持的同時,養牛戶產出的牛糞也為全市的烤煙種植提供了優質的有機肥料。
近年來,隨著"綠色、生態"理念的樹立與推廣,煙葉種植過程中對有機肥的需求量日漸增大。牛糞經過充分腐熟發酵后,有機質含量高、肥效持久、綠色環保,是煙田上好的肥料,不但能提供烤煙生長所需的各類營養,還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據測算,諸城市5萬余畝的烤煙,年均牛糞的需求量將超過10萬方。
冬牧70作為飼料受到當地牧場的青睞
"烤煙+冬牧70"一年兩收種植模式的推廣,無形中搭建起了煙葉生產、牧草種植與畜牧業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農業循環,打通了"煙葉-牧草-畜牧"生態循環農業的全鏈條,實現了煙農、畜牧養殖戶和社會經濟的多方共贏。
"我們將持續加強與市農業農村局、農業院校及農業企業的溝通交流,進一步明確合作方向、找準合作重點、搭建合作平臺,在煙牧結合、草畜聯動、產業循環上做文章,探索一條符合煙區產業實際的綠色生態循環新路子。"諸城市局(分公司)黨委書記、局長劉志剛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