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納沙泰爾研發中心,這里正在研制替代傳統香煙的“低危害”產品。
煙草在線據網絡報道 面對傳統煙草銷售下滑的現狀,煙草企業紛紛投入所謂“低危害產品”的市場爭奪戰中。煙草業在瑞士的根脈頗深,并享受政策上不小的優待。盡管如此,專家還是認為煙草產業衰退的大趨勢無法逆轉。
菲莫國際公司為了新型“加熱非燃燒型煙草”的開發不惜投入20億美元資金。這款傳統煙草的替代產品名為“iQos”,將于今年年底陸續投入市場,其特色就是能夠防止煙草燃燒對人體造成的損害。廠商預計至2016年,該產品將售出300億盒,而每年帶來的利潤為7億美元。
在1990至2000年的兼并、收購潮之后,煙草國際市場被四家跨國集團所掌控,它們分別是:菲莫國際、英美煙草、日煙國際和帝國煙草公司。中國國家煙草專賣局負責煙草在中國市場的專營,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管理機構。
至少這是該跨國企業自己的估算。菲莫公司拒絕了瑞士資訊swissinfo.ch參觀其納沙泰爾湖畔Serrières研發中心的請求。在那里,逾300名科研人員從事著一項機密研究,努力研發替代老式卷煙的低危害卷煙。
菲莫國際公司的發言人Iro Antoniadou表示:“煙草工業正處在轉型初期,當我們10年前開始研發潛在的低危害產品時,就預見到了這一趨勢。”不過,在這一領域,鼎鼎有名的萬寶路制造商并非沒有對手。所有同行都在力爭頭籌:為了應對愈發嚴格的煙草管理辦法,電子煙、加熱型煙草產品、尼古丁吸入器或煙草蒸發器等一系列產品紛紛問世。
2014年度世界 十大煙草制造商
凈銷售額,以10億美元計
日內瓦大學公共健康教授、stop-tabac.ch網站編輯Jean-Fran?ois Etter分析道:“柯達公司就是因為沒有跟上從傳統膠片向數碼照片的轉變,遭到了致命一擊。為了不再重蹈柯達公司的覆轍,為了避免旗艦品牌的沒落,煙草公司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而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轉向新科技。”
煙草行業的先鋒菲莫國際公司占有世界(不包括中國在內的)28%的市場份額。它在瑞士有3000多名雇員,其中心機構位于洛桑,而重要的生產及研發地則在納沙泰爾。這里目前有1500名員工,2012年生產出240億盒卷煙。該公司在瑞士生產的卷煙80%以上都用于出口。
下坡路的開始
煙草行業的前景不容樂觀:據經濟研究機構歐睿國際提供的數據,世界煙草銷售自2010年開始出現下滑趨勢,2013年,如果將中國排除在外,全球煙草的銷售額下降了4%。今年,菲莫國際公司預估其全球銷售額將縮水2-3%。歐洲市場的下滑還會更加明顯,在未來3年內,下降率將達到5%。
有些專家甚至預言煙草業末日已近。反對吸煙協會OxyRomandie的主席Pascal Diethelm強調:“花旗集團預計,到2045年,煙草工業將在不復存在。衰退已經開始了,生產商們50年前就開始研制混合型產品,但都無果而終。他們行業的核心產品依然還是傳統煙草。”
而煙草制造商們顯然對此觀點不以為然。日內瓦日煙國際的發言人Guy C?té說:“歷史上出現過好幾次煙草工業走低的先例。除了最近經濟危機的因素之外,我們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世界人口的發展趨勢良好,市場的開拓空間一直很穩定。”Jean-Fran?ois Etter指出,這家跨國企業尤其看好非洲市場,那里人口增長極快;亞洲市場也為它所關注,因為那里的年輕人熱衷效仿西方生活模式。
英美煙草——世界第二大煙草商——今年慶祝在瑞士汝拉州Boncourt建廠200周年。目前,英美煙草公司在瑞士擁有500名雇員,其中320人在汝拉州工作。工廠每年的卷煙產量為100億盒,其中70%以供出口。集團總部位于倫敦,其子公司Nicoventures曾于2013年9月在英國市場推出電子卷VYPE。
瑞士綠洲
據英國《衛報》估算,世界6大煙草生產企業的年利潤在350億美元。為了顯示收益最大化的繁榮行市,并回報股東以更高的紅利,企業除了提高價格、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之外,別無他法。
Pascal Diethelm預言說:“但這并非長久之計:遲早有那么一天,生產商們會面臨產量和利潤的雙重衰退。到那時候,金融市場就會放棄煙草工業。”
這不過是個假設,但足以讓不少瑞士州政府不寒而栗。瑞士有優惠的財政政策和自由的管理制度,就像一塊綠洲,深得煙草公司的青睞:其中最大的三家企業——菲莫國際、英美煙草和日煙國際——都在這里進行生產、開發及管理活動。
這對保持瑞士法語地區的經濟活力意義非凡。2008年以來,僅納沙泰爾一個州就獲得了近7億瑞郎的投資、300個待遇很好的職位和6000萬瑞郎的稅收,這筆稅額幾乎占了全州企業稅收總額的一半。該州日報《快報》(L‘Express)評論:“一旦菲莫公司撤出,我州將遭受嚴重打擊,因為它在其他領域已經面臨財政困難。”該州在聯邦院的自由民主黨議員Rapha?l Comte對此表示認同。
第三大煙草商日煙國際占全球市場11%的份額。它在日內瓦(其國際總部所在地)的員工數量近千人,而其在盧塞恩州Dagmersellen工廠也雇有300名工人。日煙國際在瑞士制造的產品90%銷往國外。2013年,它推出電子煙Ploom,可在加熱煙草時發出蒸汽。2014年6月中旬,該集團正式收購生產E-lites電子煙的Zandera有限責任公司。
5000個工作崗位受威脅
為了留住這些煙草公司,該州政要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2012年,該州的國民院議員Laurent Favre維護煙草公司的倡議在國會獲得通過:他要求繼續給予煙草公司權利, 以向亞洲和中東地區出口含量超過10毫克焦油、1毫克尼古丁以及10毫克一氧化碳的卷煙。
關鍵在于產量:這種高濃度的卷煙占瑞士總產量的80%。如果企業遷址,瑞士(或者說,至少是瑞士相關各州)將失去5000個工作崗位和幾千萬瑞郎的稅收。
雖然這種產品不符合歐盟的相關規定,但又能怎樣?目前,瑞士當局正在和歐盟商討一項公共衛生協議。
Rapha?l Comte毫不猶豫地支持議會的決定,他說:“歐盟沒有權利指手劃腳,對我們向第三國出口或不出口什么進行干涉。如果菲莫公司不在瑞士,它也會轉去另一個國家生產。我個人還是愿意留住我們這兒的煙草行業及其專業人員。”
面對瑞士政界的態度,Pascal Diethelm感到十分不滿,他說,除了安道爾和摩納哥,瑞士是唯一一個沒有承認《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歐洲國家。“從道德上來看,這是說不過去的。所有的國家都聯合起來抑制這個導致每年600萬人死亡的禍源,吸煙是世界上非遺傳類疾病的最大導因。瑞士不但不參與反吸煙戰役,反而還從卷煙買賣中獲益?”
2013年,Rapha?l Comte同社會民主黨議員Didier Berberat共同在議會中提出一項質詢,要求在煙草產品新管理法中,給予“低風險”煙草特殊政策。
如此行事,議員Comte就不怕被人當成菲莫公司的代言人嗎?他回應道:“不會,我的立場是完全獨立的。公眾健康問題也在我的考慮之內,比如,我支持議會通過的限制被動吸煙的聯邦法律。不過,在投票前,最好也要考慮政策對工業的影響。正因如此,我們同這家企業保持著經常的聯系。”
從中,Pascal Diethelm歸納出一個典型的瑞士現象:“因為政治決定權很分散,所以跨國企業的地區勢力非常之大。大企業是納稅和創造就業機會的大戶,州政府很難拒絕它們。煙草公司不需要說客,政客們就是它們的公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