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亞洲煙草》 2015年是蒙特克里斯托雪茄年,慶祝該品牌80周年;即將到來的2016年是高希霸之年,將在明年3月舉行的下一屆哈伯納斯雪茄節期間迎來該品牌的50周年慶典。
這些活動,隨著美古關系邁入新世紀,將讓整個雪茄世界更多關注古巴雪茄的神秘以及具有傳奇色彩的古巴島雪茄的未來供應問題。
雖然不知道人們是何時開始種植煙草或抽吸煙草的,但是,據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水手曾經透露,古巴印第安人抽吸一種原始的用干煙葉做成的雪茄。“cigar(雪茄)”一詞源于瑪雅印第安人語的“sikar”,表示抽煙的意思,后來該詞逐漸演變為西班牙語的“cigarro”一詞。
類似今天這樣的雪茄,在18世紀初第一次用古巴煙草在西班牙生產。18世紀中葉,開始在古巴生產雪茄,那時候,人們發現雪茄比煙草更便于運輸,于是古巴雪茄就逐漸代替了西班牙產品。
18世紀和19世紀的古巴,來自于卡納里群島的農民(西班牙語為“Isle?os”)成為雪茄行業的推動力量。古巴境內大多數雪茄工廠的業主就是來自于卡納里群島的農民,他們是首批專業雪茄生產者,或者雪茄卷制工人,為其他雪茄卷制工人的培訓提供了很多幫助。
除了政府控制煙草種植和雪茄生產的情況之外,雖然古巴雪茄生產曾經歷起起伏伏,但是,與菲德爾·卡斯特羅掌權之前相比,古巴種植煙草和生產雪茄的方式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在革命前后,古巴一直是個神秘的小島,是人們向往的地方。
提到古巴,會想起什么呢?卡斯特羅、海明威、老爺車、薩爾薩舞、音樂、朗姆酒、殘破的宮殿,當然,也會想到雪茄煙。
古巴島上最著名的居民之一就是歐內斯特·海明威,他在古巴居住了大約20年左右,直到20世紀60年代,并成為哈瓦那的標志性人物。海明威最喜歡去兩家哈瓦那酒館——小佛羅里達酒館和半分錢小酒館——現今仍然在經營。在小佛羅里達酒館吧臺正上方掛著一塊銘牌,上面是海明威親筆簽名的話:“我的莫吉多在半分錢小酒館,我的戴吉利在小佛羅里達酒館(My mojito in the Bodeguita del Medio and my daiquiri in the Floridita.)”。
1952年-1958年,即巴蒂斯塔第二任總統期間,是古巴的繁榮年代,那時候,古巴是該地區五個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哈瓦那曾經是全世界精英的樂園,是一個聚會、奢華、毒品、賭博以及腐敗和黑幫聚集地。
1959年1月1日巴蒂斯塔的下臺以及菲德爾·卡斯特羅革命成為古巴歷史上另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里程碑。
196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簽署第3447號公告,對美國和古巴之間的各種貿易進行禁運。但是,據說肯尼迪總統是在購買了1000支他最喜歡的烏普曼雪茄之后才簽署的這一決議。
20世紀60年代初期,古巴煙草(Cubatabaco)公司成立,主要負責管理雪茄和卷煙的生產以及零售。
古巴雪茄業在美國市場遭到1962年實施的貿易禁運的沉重打擊:1958年,古巴三分之二以上的煙葉和一半的雪茄出口到美國。
那個時候許多古巴雪茄行業重要人物離開了古巴島。最著名人士包括Nestor Plasencia、José Orlando Padrón和Angel Oliva。他們中大多數在尼加拉瓜、洪都拉斯或多米尼加共和國定居下來。
像蒙特克里斯托、烏普曼或帕塔加斯這些知名品牌的老板也逃離古巴島,他們中的一些人把他們的品牌出售給聯合雪茄公司或通用雪茄公司。
本杰明·梅嫩德斯(Benjamin Menendez)就是這些知名人士的一位,他的家族擁有Menendez, Garcia y Cia公司在哈瓦那最大的雪茄工廠——烏普曼雪茄廠,那里生產的最知名的品牌就是蒙特克里斯托。逃離古巴后,本杰明·梅嫩德斯在牙買加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生產雪茄,大部分時間在阿塔迪斯美國公司度過,現在他擔任通用雪茄公司的顧問。
古巴革命后,大多數品牌不復存在,現在古巴雪茄仍然有350個大大小小的品牌。
通過對古巴深邃和極富傳奇色彩歷史的了解,我們可以得知為什么古巴雪茄幾乎被奉為成為神話。
失去了美國市場,古巴主要關注于歐洲市場。1958年,古巴雪茄出口量約為7900萬支;1970年下降到大約5500萬支;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青霉病和濕采收導致煙葉產量急劇下降,古巴雪茄出口上升到1.2億支左右。于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古巴雪茄出口下降到5000萬支左右,直到弗朗西斯科·佩特倫擔任古巴雪茄總負責人時這種情況才得以好轉。佩特倫改變古巴雪茄分銷和營銷方式,并在雪茄行業引入外國投資。
20世紀80年代末和20世紀90年代初,古巴雪茄質量得到較大改善;雖然古巴雪茄出口量還沒有達到1億支,但是海外需求趨于平穩。
大衛杜夫和登喜路等公司都在銷售自己品牌的古巴雪茄。
但是古巴煙草公司(1994年更名為哈伯納斯公司)在弗朗西斯科·佩特倫的領導下,希望在分銷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佩特倫在每個市場挑選最佳代理商,并欲控制代理公司50%的所有權。幾家代理商進行競爭,表現最好的是瑞士的大衛杜夫公司,該公司成為20世紀80年代最知名的古巴品牌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大衛杜夫公司決定將其雪茄生產轉移到多米尼加共和國,聲稱已經多古巴方終止生產協議,目的是更好地進行質量控制。
2000年之前,古巴每年出口量為2億支雪茄。但是,質量開始下滑,其中結構和抽吸感已成問題。
本次生產擴張末期,古巴政府將哈伯納斯公司50%的股份出售給阿塔迪斯公司,后者后來被帝國煙草公司收購。現在,古巴每年出口產量約為9000萬至1億支。
在美國市場以外,哈伯納斯公司的雪茄銷售量處于領先地位。
自從古巴和美國宣布進入美古外交關系新時代,大多數人都想知道當前會發生什么。
據哈伯納斯公司估計,盡管美國實施貿易禁運,美國消費的古巴雪茄仍然達到1500-2000萬支左右,這些雪茄主要從加拿大或墨西哥購入或者從網上購買。
哈伯納斯公司認為,古巴雪茄可能占據美國市場將近三分之一的份額——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雪茄消費市場,市場需求量為3億支——如果美國解除貿易禁運,那么古巴出口到美國的雪茄將上升到5000-6000萬支。
據哈伯納斯公司估計,3年內,古巴雪茄將占美國市場25%的份額,15年內將達到70%,跟世界其他地區的市場份額類似。
然而,要解除貿易禁運首先需要美國國會通過相應法案,然后需要解決一系列商標問題:美國實施的貿易禁運已造成大量雪茄雙重商標問題:古巴品牌的雪茄在全世界銷售,但是在美國,同一品牌下只能銷售原產地非古巴的雪茄。
比如,1997年以來,通用雪茄公司和古巴就對高希霸商標的歸屬問題產生了法律爭議,到目前為止,該爭議仍然沒有解決。
即使作為兩個主要問題的貿易禁運得到解除和商標法律爭議得到解決,也會產生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哈伯納斯公司是否實際具備大量提高產量的能力?
我們已經注意到,2000年,隨著古巴雪茄產量上升到2億支,古巴雪茄在結構和抽吸感方面的質量在下降。如果產量急劇上升,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嗎?
另一個問題是,生煙產量能夠滿足增加的生產需求嗎?
另外,由于多米尼加共和國、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雪茄產量方面,分別排在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而古巴僅排在第四位)這些其他雪茄原產國取得極大成功,消費者已經發現并適應新口味,找到新的吸煙感覺。
美國消費者將擁有更多機會由于好奇嘗試哈伯納斯公司的雪茄品牌,但是,要讓他們了解并愛上這些品牌,仍然有較長的路需要走。
在諸如多米尼加共和國、尼加拉瓜或洪都拉斯等其他原產國生產的各個雪茄品牌通常都有明顯的古巴根源特征(比如Plasencia或Padrón系列),這些品牌生產質量非常高和結構優秀的雪茄產品,這些產品有時甚至比較適合現代消費的口味需求。
甚至流傳這樣的傳聞(經過大衛杜夫確認),說大為杜夫可能會重新在古巴生產產品,這將進一步加強產品原產國的重要性。
未來幾年,如果美國市場上有古巴雪茄出售時,將會發生什么?對此,人們充分發揮想象,發表各種意見。這將是一個吸引人們持續關注的有趣過程,但是,美國消費者要嘗到古巴“禁果”仍然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