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業通訊》報道
在摩爾多瓦,煙葉種植曾為成千上萬的農民帶來不錯的經濟收益。但是由于近年來煙葉種植面積持續減少,煙草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在不斷減少。
由于煙葉產量大幅下滑、企業缺乏資金等原因,當前摩爾多瓦私營煙草企業正在困境中掙扎。
在摩爾多瓦,最大的煙草公司是由政府持股和管理著的Tutun CTC公司。同時,市場上還活躍著規模較小的私人持股煙草公司,帕斯-圖屯(Parse-Tutun)煙草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據帕斯-圖屯公司首席執行官弗拉季斯拉夫·舍甫琴科介紹,上世紀90年代之前,摩爾多瓦的煙草業一直蓬勃發展。特別是在上世紀60年代,摩爾多瓦的煙葉種植面積一度達到6.5萬公頃,年產量達10萬噸,煙草業可以提供14萬個就業崗位。但是,自上世紀90年代煙草公司開始私有化以來,這個數據發生了巨大變化:1997年,煙葉種植面積下降到2.2萬公頃,煙葉年產量約為3萬噸,煙草業可提供4.8萬個就業崗位;等到了2010年,情況更是急轉直下,煙葉種植面積只有4000公頃,煙葉年產量為5800噸,煙草業僅能提供2.5萬個就業崗位。
盡管身處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舍甫琴科還是和他的合作伙伴于1998年創立了帕斯-圖屯煙草公司。“我們當時很樂觀。擁有較為豐富的煙草專業知識和發展本國煙草業的抱負,使我們成為嚴肅的從業者,我們的目標是建立自己的現代化煙葉加工體系。”舍甫琴科說。
帕斯-圖屯公司曾有自己的煙草實驗室并能進行煙葉品質認證。“公司成立后不久,我們就與摩爾多瓦煙草研究所建立密切合作關系,開展科研攻關和實驗,以獲得新的煙草品種和有效的煙葉加工與烘干技術。”舍甫琴科介紹說。前蘇聯時期,摩爾多瓦就是傳統的煙葉新品種植區,但在上世紀90年代停止了研發新品種。2003年,摩爾多瓦煙草研究所因為資金不足而關閉。
帕斯-圖屯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中非和亞洲購買煙葉進行加工、烘干、存儲、包裝,然后裝運給客戶。為滿足客戶需求,他們一開始就使用最先進的加工和運輸技術。他們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都有業務網絡。“我們的煙葉主要出口到這些國家,近期出口到中歐的煙葉量有所增加。兩年前,我們通過菲莫國際與拉美的客戶合作過,但是很快業務就終止了。”舍甫琴科說。該公司與菲莫國際、日煙國際這樣的跨國公司有過合作,且很大部分加工好的煙葉是通過這些跨國煙草公司銷售的。但跨國公司在煙葉產量很低的市場工作意義不大,所以合作關系終止了。事實上,由于沒有可觀的投資計劃與政府支持,近年來摩爾多瓦的煙葉產量持續下滑,中小規模的煙草公司不得不關門停產,帕斯-圖屯公司的年煙葉加工量也下滑到了800噸。
“前蘇聯解體后,絕大多數煙廠被跨國公司收購或者私有化了。它們有自己的供應商,在當地市場銷售自己的產品,利潤豐厚,但它們不從當地市場采購煙葉,這導致了貿易不平衡。”舍甫琴科說。
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摩爾多瓦的煙葉生產以至整個煙草業發展會繼續在困境中掙扎。
“政府經濟部門沒有理解和支持煙草業的煙草專家,經濟部長對于如何與煙草公司合作,采用何種對話方式促進與國際煙草公司的合作沒有明確的戰略。”舍甫琴科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關閉了部分工廠,停止對當地農民的資助。時下很多跨國煙草公司在全球市場擴張其卷煙業務,我們曾堅信市場對于我們的煙葉、加工技術和分銷能力有需求,因為我們的煙葉價格更低,勞動力更便宜,運費更有競爭力。但是,我們在摩爾多瓦煙草業中面臨著被迫出局的危險。”
舍甫琴科說,煙葉種植可以為成千上萬的農民帶來不錯的經濟收益,為國家提供可觀的財政收入,摩爾多瓦煙草業目前的局面令人惋惜。
評論:
煙草制造業的蓬勃發展要依賴煙葉產量的穩定,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摩爾多瓦煙草業目前所處的困境正說明了這一點,如果煙葉種植量減少,那么就會影響煙葉加工產業和卷煙制造業的發展,煙草企業缺乏資金,就不能進行生產投資,而煙葉的價格也會更低,更多煙農放棄種植煙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成為制約該國煙草業發展的瓶頸。要想打破瓶頸,還需要從源頭抓起,保證煙葉產量的穩定和農民的經濟利益,才能使當地煙草業逐漸走出困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