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2018年4月11日,《卷煙工廠現場管理體系構建指南》行業標準項目研討會在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召開,會議明確了該標準項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將為行業卷煙工廠建立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體系提供科學標準依據。圖為與會人員聽取玉溪卷煙廠信息化建設介紹。
2018年,紅云紅河集團新疆卷煙廠物流車間優化原料作業流程,從搬運、儲存、投放三大環節入手,消除造成原料消耗的不利因素,持續促進精益物流管理上水平。圖為工作人員就原料消耗問題開展實地討論。
2018年3月6日,云南中煙技術中心組織相關人員赴中國海洋大學開展人工智能技術交流。圖為交流現場。
編者按 任何產品和企業的成功,都需要一個強大的管理體系作支撐。要適應發展、引領發展,企業管理就必須與時俱進、持續創新、系統推進。唯有通過持續管理創新,改變員工思維模式、塑造員工行為習慣、完善企業管理體系,企業才能獲得優勢、轉型升級、基業常青。近年來,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兩統一、兩整合”改革后的組織架構,以管理提升支撐企業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為轉型發展注入動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本期“煙草視點”,我們來了解云南中煙在這方面的經驗做法。
如何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給出了答案——向企業管理要紅利,以管理提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2015年,云南中煙“兩統一、兩整合”改革統一了“兩紅”集團之間的營銷、研發業務,整合了卷煙品牌、多元化經營業務。改革后的云南中煙保持了“一公司、兩集團”的二級法人管理架構,同時,組織結構及業務流程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工業公司與“兩紅”集團之間的管控模式由過去的“戰略管控型”轉變為“經營管控型”。
為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確保“經營管控型”模式落地,近年來,云南中煙以系統管理為核心,把握“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本質,聚焦整體效率最優,深入推進企業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產品競爭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管理支撐。
優化流程建體系
“圍繞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高質量發展運行體系建設,我們以流程為抓手,建立具有戰略牽引力、流程驅動力、組織保障力、績效推動力的綜合管理體系和信息化平臺,不斷優化對所屬單位和公司本部的績效管理體系。”云南中煙企業管理部負責人顧樹東說。
近年來,卷煙市場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新模式,這對生產組織、原輔料供給、設備管理等各項工作的快速響應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云南中煙所屬的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都圍繞優化生產組織開展了創新攻關。
根據“一年理流程、兩年抓專項、三年促升級”的要求,2018年4月,云南中煙全面開展管理體系轉版工作。他們組織所屬單位全面梳理內部流程,進一步明確云南中煙職能部門、“兩紅”集團、直屬單位相應流程接口,劃分各環節的責權利,實現云南中煙與所屬單位業務流程的順暢對接,并根據品牌管理架構,理順品牌管理核心業務流程,形成品牌發展規劃、計劃、研發、生產、質量控制、市場投放等業務流程的無縫對接。
以紅塔集團為例,他們以MES系統優化為契機,開始探索生產組織“多因素優化控制”理論的道路,試圖建立生產組織管理新模式,提高銷售訂單響應能力。近年來,紅塔集團通過修訂流程標準化體系文件,共完成集團級管理標準10個;新品生產按照優化后的流程嚴格執行,生產組織較之前更高效順暢,順利完成15款新品的生產上市。
如今,這一探索的成果不僅運用到了實際生產組織中,還推廣到了MES系統中,真正建立了流程標準化、標準信息化的新管理模式。
為準確把握各單位的基礎管理情況和跨單位流程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管理改進方向,2018年,云南中煙在全系統全面開展“管理診斷基層行”活動。
紅云紅河集團聚焦研發、生產、銷售三大系統的聯動運行機制,進一步推進研產銷聯動工作機制有效運行;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圍繞價值鏈流程,梳理主要業務流程94個,從產品設計的源頭改進云南中煙對標弱項指標,對9項成本弱值指標提出了18項改進措施;云南煙草國際有限公司應用流程分類框架,構建了涵蓋境內外的“全球運營流程架構”,在5類運營流程、12類管理支持流程和1類通用流程的分類框架下,形成了拓展性強、配置靈活的流程資產管理體系……
“我們圍繞流程體系建設、供應鏈效率提升、研產銷一體化等相關流程開展內部診斷,共梳理了15項戰略流程和管理支持流程,確定了12個專業化管理涉及的201項管理制度與流程文件,并制定改進計劃。”顧樹東介紹,通過目標引領、流程支撐、制度保障,實現了經營管控模式的落地和有效運行。
制定標準促生產
處理完設備故障,趕緊回辦公室,一頭扎進《卷包設備檢維修管理基準》(以下簡稱《基準》)里,對照相關內容,把剛才的維修過程仔細地回憶一遍——這已經成為紅云紅河集團昆明卷煙廠生產三部修理工何成建的一種習慣。
“《基準》是云南中煙于2016年年底發布的。以往,維修技能的學習多半靠師徒制,許多的寶貴經驗甚至會隨著某位師傅的退休而失去。通過《基準》的編制,我們可以把這些經驗收集起來、固化下來、傳播開去,讓所有卷煙工廠共享,使我們的設備得到最科學的養護,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云南中煙物資集團設備管理部部長王玉平介紹《基準》編制的由來和意義。
標準的制定,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產。
《基準》為卷煙工廠以卷包生產部門為主體的設備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作業技術依據,也為工廠卷煙產品質量保證、設備績效指標提升和設備高效安全運行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基準》課題組成員均來自卷煙廠操作、維修、管理等一線崗位,所編制的《基準》可以說是為設備‘量身打造’的。”王玉平說,“這個課題來源于車間一線,服務于車間一線。”
《基準》的編制經歷了一個不斷修正以求最優的過程。例如,為完成ZJ17型《基準》編制,云南中煙先后組織玉溪、昆明、楚雄、紅河等卷煙工廠的近30名設備維修專家進行集中評審,最終確定了該機型71項關鍵功能、116項關鍵功能部位的檢維修技術標準。在討論ZJ19型卷煙機切刀調校標準時,關于切刀距離到底是多少等問題,參與評審的設備維修專家經過反復研討,最終分別確立了進口型與國產型在使用過程中的最佳距離。
據了解,《基準》以精益化和標準化為要求,對設備在全員、全過程的點檢、保養、定期調校等工作流程進行統一和規范,推動云南中煙設備檢維修管理從經驗型、師徒型轉變為“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的現代化、精益化管理模式。
2017年,紅塔集團和紅云紅河集團分別全面推進《基準》實施。其中,紅塔集團將《基準》所包含的關鍵功能臺賬、受控因素、措施分析等相關內容與MES系統任務清單一一對應;紅云紅河集團結合《設備精益管理考核辦法》,將《基準》相關要求納入考核范圍,持續優化原有設備預防維修體系,提升管理效率。
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自2017年4月開始實施《基準》以來,規范開展設備的保養、點檢、維修等工作,設備的運行狀況逐步改善。相較于2016年,2018年ZJ17設備平均臺時產量從7.22箱/小時增加至7.57箱/小時,平均故障停機時間從176小時減少到109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中煙所屬各卷煙廠逐步將《基準》納入機臺信息化系統,工人通過操作面板即可學習操作標準和維保程序。
“過去修設備都是維修工依靠經驗判斷,維修時間長短不一、維修質量參差不齊。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對我們的實際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紅云紅河集團曲靖卷煙廠制造一部修理班班長、有著30多年工作經驗的維修工付菊生這樣說。
最新調查顯示,通過《基準》的實施,云南中煙設備點檢、保養、定期調校等日常設備管理業務得到了明顯加強。2017年,云南中煙設備運行效率同比提升了3個百分點。
精益改善增效益
在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有一個名為“逐日”的精益改善團隊,組建于2014年7月,成員來自制絲一車間、經濟運行科、工藝質量科等部門。
“我們團隊堅持精益理念,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圍繞提高車間成品煙絲合格率開展精益課題研究,通過現場調研,運用多種精益工具和方法,對投料段、翻箱段、摻配段和加香段4個環節進行改進提升,努力提高制絲質量。”團隊主要成員、玉溪卷煙廠制絲一車間主任祁躍東介紹,通過精益改善,車間制絲線加香精度、成品一次合格率均得到提升,完成并超過了課題設定目標。團隊連續多年開展精益管理課題和QC活動,完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