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青山為證 不勝不歸——聚焦云南中煙助力脫貧攻堅”大型采訪團來到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木老元鄉哈寨村委會。從哈寨村的活動廣場出發,沿著村子的主干道往下,不久后,采訪團來到村民楊自蘭家。
整潔干凈的院子,四間房并排佇立,周圍種滿了花椒樹,一名老奶奶正坐在院子里,赤著雙腳,手腳并用熟練地編著草鞋。她就是保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布朗族草鞋編織技藝傳承人——楊自蘭?!?/p>
坐在光線昏暗的舊瓦房里楊自蘭就這樣編了幾十年的草鞋
“一直都穿(草鞋),自己編自己穿,以前媽媽編,后來自己編,編了大半生了。”對于63歲的楊自蘭來說,草鞋有著特殊的意義。
以前住在山上,上山下山好幾公里的路,說是路其實也就是人們走多了自然形成的小徑。
“每十天半月下一次山,置換一些生活必需品,路不好,不能經常走,鞋子耐不住。”楊自蘭回憶起兒時的生活,笑著說道,以前的草鞋是最牢固的,但還是不經穿。
后來楊自蘭嫁來到了山下村子里,村子里的路比山路好很多,但雨天泥濘、晴天沾灰,草鞋開始編上花樣了,卻總是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圖案。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15年。
2015年,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口掛鉤幫扶施甸縣,修路建房搞產業,哈寨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木老元鄉鄉長祁曉琴向記者介紹道,楊自蘭的房子就是在2017年,鄉黨委政府和云南中煙的工作人員來詳細了解了她的生活情況,幫助改造和重建的,舊木房換成安全房、院子里鋪上了水泥,雞、羊能入圈,簡易“茅坑”被化糞池和水沖廁所取代。
寬敞明亮的新居讓楊自蘭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生活的改善,草鞋也迎來了變化。
“不能光講究實用了,現在的人更講究好看美觀。”楊自蘭拿著已經被人訂下的幾雙顏色鮮艷的草鞋向記者展示著。
路通了,人能走進來、東西也能走出去。據了解,每年,商販都會直接到楊自蘭家收花椒,順帶著楊自蘭的草鞋也“走出大山”、奔向城鎮?!?/p>
幸福的新生活就如楊自蘭的布鞋一樣色彩斑斕
“共產黨萬兒,你現仔夠仔萬兒(布朗族語:共產黨好,我們生活越來越好)!”記者離開時,楊自蘭一邊編著草鞋,嘴里不住地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