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肇慶市公共場所控煙情況喜憂參半
從9月中旬開始,記者對城區一些公共場所的控煙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肇慶市城區公共場所控煙形勢喜憂參半。在城區一些醫院、車站、學校、銀行等公共場所,控煙情況走在前沿,而一些街邊食肆、餐館和網吧等公共場所,客人在里面“吞云吐霧”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
近日傍晚,隨著夜幕降臨,記者沿著城區和平路從東往西走,發現路邊許多食肆均有不少煙民當眾吸煙。特別是路邊的大排檔,不少客人在餐前餐后均喜歡“吞云吐霧”,而餐館的老板和服務員對此均不過問,更不用說上前對其抽煙行為進行勸導。
在城區的幾家網吧內,記者發現盡管一些網吧在醒目處張貼了“禁止吸煙”的標志牌,但這絲毫不影響網民們一邊上網一邊吸煙。在幾位網民的鍵盤旁邊,放著的煙灰缸里滿是煙頭。有網吧老板告訴記者,他十分支持公共場所禁煙,以前也曾勸過前來上網的網民不要吸煙,可是網民一句“不能吸煙,我去其他地方……”讓他頗為尷尬。
在肇慶粵運汽車客運站的候車廳,記者看到墻上掛著醒目的“禁止吸煙”標志牌,并且有“吸煙請到吸煙區”的明顯標識。據車站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在候車廳里等待的乘客都比較自覺,有時他們因為等車時間太長煙癮上來了,會主動去到我們設置的吸煙區吸煙。”
在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記者看到無論是診療室還是病房、電梯等公共場所,均張貼著明顯示的禁煙標識,“燃燒的是香煙,消耗的是生命”、“吸煙有害,健康無價”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該院健康教育科科長楊民穎告訴記者,該院在2011年底成功創建為肇慶市直醫療衛生系統的“無煙單位”,“目前在醫院吸煙的人數大為減少,病人家屬犯了煙癮會主動到醫院設定的三個吸煙區吸煙”。
分析原因
主要是缺乏相應的處罰措施
肇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健生告訴記者,公共場所禁煙最難的要數網吧、KTV、游戲機室和大排檔等場所,其中消費越低、級別越低的地方,禁煙和控煙效果越差。由于目前公共場所禁煙執法涉及衛生、工商、教育等十幾個部門,卻沒有一個主責部門來統籌管理,因此目前公共場所禁煙的實效還是差強人意。
據了解,目前肇慶市的禁煙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醫療系統、衛生系統和政府部門。其中,醫療系統內部工作人員管理比較嚴格,各個醫院和醫療衛生單位都出臺了一系列的禁煙和控煙規定,并成立了禁煙辦,二級以上醫院還開設了戒煙門診,各單位還出臺有規章制度,發現工作人員著工作服或在公共場所吸煙的,除通報批評教育外,還予以50至200元不等的罰款。
蔡健生對記者表示,在公共場所禁煙就像是在打一場硬仗,首先是我國的煙民數量實在太多。其次是體制的不完善,醫療系統、衛生系統和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沒有一個部門來統籌管理。再次是各個單位設立的禁煙辦多為臨時機構或兼職機構,控煙經費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禁煙和控煙工作需要經常性地宣傳和教育,沒有專門的經費怎么行呢?
“公共場所禁煙難,最主要的還是缺乏相應的處罰措施。雖然去年5月1日衛生部出臺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要求所有公共場所禁煙,但肇慶至今還沒有出臺配套的實施條例,我們對在公共場所吸煙而又拒絕配合的人員只能勸導,沒有處罰依據。” 肇慶市衛生監督所公共衛生監督科科長陳樹庭說。
醫生談危害
吸煙和被動吸煙都會致癌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孫建新,同時也是該院戒煙門診的負責醫生,他告訴記者,吸煙和被動吸煙都會致癌。他解釋說,因為煙草的煙霧里含有4000多種的化學物質,包括幾十種致癌物質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損害人的身體內幾乎所有的器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并可引發癌癥。
孫建新告訴記者,戒煙越早越好,什么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吸煙者只要有戒煙的動機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徹底戒煙。他說,35歲以前戒煙,因吸煙引起心臟病的機會降低90%;59歲以前戒煙,在15年內死亡的可能性僅為繼續吸煙者的一半;即使年過60歲戒煙,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繼續吸煙者。
可惜的是,孫建新說,目前主動前來該院戒煙門診接受戒煙的病人并不多,平均每月只有2至3人前來咨詢。而且這些前來咨詢戒煙的人,一般都是因為吸煙影響到身體健康了,如一些老年人,因為有幾十年的“煙齡”,患了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才會主動前來戒煙門診要求戒煙。
孫建新還說,目前來戒煙的煙民,在戒斷后復吸的人很多,他就接觸過幾個前來戒煙的病人,都是戒了又復吸,然后又來戒煙的,所以他強調戒煙氛圍尤其重要,想戒煙的人要有意識地遠離吸煙人群。同時,他建議,想要戒煙的煙民,當煙癮來的時候,可以做點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譬如吃些水果、瓜子、喝飲料等,還可用鋼筆或鉛筆取代持煙的習慣動作。
探索解決
在市民心中筑起防煙“保護墻”
肇慶市文明辦副主任趙圖強表示,國家提倡在公共場所禁煙已經很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至少目前在電視等媒體已經基本看不到煙草廣告。他認為,公共場所禁煙應該是從政府的層面整體考慮、全面推動,提高煙草稅,減少煙草生產企業,政府各部門應該對公共場所禁煙進行積極的宣傳和引導。他建議,肇慶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日常對控煙的倡導,逐漸提高市民的控煙意識,在市民心中筑起一道防煙的“保護墻”,促進肇慶市向“無煙社會”邁進,讓城市變得更加文明。
蔡健生告訴記者,公共場所禁煙群眾積極響應很重要,目前肇慶市的一些大型商場、超市就做得比較好,因為群眾比較自覺遵守,主動不在這些室內公共場所吸煙。他建議,肇慶市政府應盡快出臺公共場所禁煙相關規定,要求政府機關的公務員帶頭不在辦公室吸煙,做好表率。
“當然,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我國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禁煙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只要下決心去做,相信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蔡健生說。
市民談看法
“開罰”可以震懾部分心存僥幸的煙民
對于廣州市從9月1日起執行新規,規定執法人員若發現有吸煙者違法在公共場所吸煙,可以不經過勸導就立即現場罰款50元,肇慶市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呢?記者采訪了部分市民,發現市民對“公共場所吸煙開罰”普遍持支持態度。
“公共場所禁煙,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吸煙危害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多數人都知曉。但公共場所禁煙為什么屢禁不止,除了要求吸煙者加強自律外,也應加大執法監管力度,適當罰款。”市民梁先生表示,有處罰就或多或少可以震懾一部分存有僥幸心理的市民。
市民林小姐一直很討厭吸“二手煙”,有時她在餐廳吃飯時會看到有食客肆無忌憚地抽煙,餐廳服務員也不會去管一管,她既生氣又無奈,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她只好“避而遠之”,走為上策。她認為,在公共場所除了應有專門負責禁煙的監管人員外,肇慶市也可參照廣州、上海等城市的做法,對在公共場所吸煙的行為進行處罰。
市民周先生則認為,目前在肇慶,要學廣州那樣對在公共場所吸煙行為進行處罰,估計還不大可能,因為肇慶還缺乏這樣的控煙氛圍。他認為,在公共場所控煙,要分清哪些是公共場所,如果在室內的公共場所,如KTV的空調房間,就應該禁煙,因為香煙的氣味會讓包房內的不吸煙者覺得很難受,而且烏煙瘴氣。但是,如果是在公園或者是室外一些空曠的公共場所,讓一些老煙民吸兩口也無妨,最重要的是吸煙不要影響到他人。
市民張先生說:“公共場所禁煙,除了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外,市民也要從樹立自身文明形象做起,提升自己的自覺性和自律性,總言之,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這件事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