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合肥在線》報道 近日,三名小學生在經過合肥望江西路供電公司西村北門附近時,只因看見路邊有兩個男孩抽煙,便嘀咕了一句“這么小就抽煙”,結果其中一名小學生被其拖到巷子里打傷,胳膊上還被刀劃了兩道口子。
3月8日凌晨,行兇者被蕪湖路派出所抓獲。令民警都感到驚訝的是,嫌疑人竟然是一個15歲少年,還有著多次打架被拘留不執行的前科。
男孩嘀咕一句被暴打
起因
3月5日下午5時許,小明(化名)剛放學,和兩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當他們經過望江西路供電公司西村北門附近時,看見兩個看上去和他們差不多的男孩靠在路邊抽著煙。
“這么小就抽煙……”小明跟其他兩個同學嘀咕了一句。沒想到這句話竟然招來橫禍。其中一個男孩聽到了小明的話,猛地將小明和同學拖到巷子里暴打一頓。之后,兩個男孩就匆匆逃離了現場。
“其他兩個孩子傷得不重,只有小明的胳膊上被劃了兩道口子。”當天的辦案民警告訴記者。
因另外一場打架被抓
抓獲
3月8日凌晨1時許,記者接到線索,毆打小明等人的嫌疑人已被抓獲。
令民警和記者都感到意外的是,這名犯罪嫌疑人竟然只有15周歲。
這么快就被抓獲很意外。“當時他正在常青派出所做筆錄,也是因為打架被派出所抓起來了。”民警說。
據辦案民警透露,嫌疑人周某當時在派出所交代案情時,自己供述了3月5日下午毆打小明等人的經過。
當晚,民警通知了周某的父親來到派出所。
周某父親常年在工地上打工,而周某的母親是飯店一名普通的服務員。
對于民警的質問,周父表示愿意承擔小明等人的醫療費用,但對于如何管教兒子,周父則是一臉無奈。“根本管不了,他天天也不回家,都在外面混的。”
最終,周某因是未成年人而再次被行政拘留不執行。
小小少年是派出所“常客”
背景
令人更加震驚的是,周某,肥西人,1997年2月出生,正值花季的少年卻因缺少管教,多次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成為進出公安機關的“常客”。
據民警介紹,由于周某父母在合肥打工,為了讓獨子的他受到良好的教育,省吃儉用的父母將他從農村接到了合肥,借讀于一所不錯的學校。
因為工作的原因,父母對周某的管教不夠。厭學、逃學更是成了他的家常便飯,小學四年級沒上完,就輟學走入了社會。
混跡“江湖”許久,周某也放開了手腳,與網吧游戲做伴,吃住都離不開電腦游戲室。沒錢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比他更小的小學生,在孩子們上下學的路上,對他們進行搶劫或敲詐。
2011年2月,周某曾因搶劫被包河刑警隊處理過。從看守所出來后,當著父母的面向警察叔叔們保證從此好好工作,可是沒幾天,他又從家里跑出來,干起了盜竊的行當,如到建筑工地偷鋼筋、盜竊電動車等。有時還客串一下打手的角色,到中小學去教訓不聽話的學生。
時常一連幾個月見不到兒子蹤影,只有在接到警方的電話后,父母才能在公安機關與兒子見上一面。
眼前的周某,看上去也就是個未成年的孩子。渾身臟得發臭,染了黃色的頭發,說不好一句完整的話,卻有著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老成。
專家剖析
父母是第一監護人應擔責
對于像周某這類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安徽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王云飛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矯正的辦法。
首先,像周某這樣的孩子屬于越軌少年,在對社會造成傷害的時候,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關系,法律顯得很無力。“嚴重違法犯罪的孩子一般都會被送往少管所進行行為矯正。”
其次,學校方面,類似周某的群體一般都會被同學和老師邊緣化,因此他們會放任自流。
第三,作為未成年人的父母,他們應該履行第一監護人的職責,在孩子做出越軌行為時,必須全力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四,王教授呼吁社會各界人士成立愛心組織,時常去少管所等場所看望“問題少年”,為他們送上一份愛心和溫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