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超市周刊報道
漲
在強勢供應商的一片“漲聲”中,我們看到了內外資零售商“空有招架之功”,也見證了商品成本榮膺為2011年度零售行業的“領漲者”。
在零售商門店招工牌上,我們發現工資一欄中的數字不斷攀升,即便如此,也并沒有改變行業用工短缺的現狀。而物業租金的上漲也成為今年壓在零售商身上的沉重如磨盤般的壓力。
點評:商品成本上升了,人員工資提高了,物業資源金貴了,但2011年零售業經營者的幸福指數卻下降了,壓力大成為他們的第一感覺。所以在這一年,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精細化”要業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閉不良門店,而依然有能力跑馬圈地的卻變得越來越少。在一片大漲的擠壓中,留給零售企業的蛋糕其實已經不多。不過,希望在漲的背后,別讓消費者來最終埋單。
蒙
2011年春節前后,家樂福、沃爾瑪“價簽門”事件被集中曝光,對此“價格欺詐”行為,國家發改委給予了每家門店最高50萬元的處罰;時至年中,重慶沃爾瑪又爆出“假豬肉”事件,2名負責人被捕,13家門店被停業整頓;臨近年關,風波不斷的蒙牛又把人“蒙”了一把。國家質檢總局檢測出蒙牛一批純牛奶中致癌物超標140%!在事發之后,蒙牛乳業副總裁盧建軍在飼料及奶源不明、具體生產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宣稱,“蒙牛保證不會讓一包問題奶流入市場。”看來,蒙牛不僅“蒙牛”,還會“蒙人”。
點評:“價簽門”、“綠豬肉”、“毒奶門”,一樁樁、一件件,這些關系國計民生的企業大佬一次次考驗著消費者忍耐的極限。倚仗消費者的信任建立起來的品牌知名度,一次次把消費者當“牛”忽悠。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憑奸巧去蒙騙消費者,最終只會被消費者所唾棄。
衰
2011年,某些外資確實“流年不利”,負面消息不斷。從價簽門、豬肉門到Tesco、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四大外資的集體換帥,而作為家電領域的外資巨頭百思買在年初更是以關閉在華門店的方式“黯然退場”。年初,國家也取消外資“超國民待遇”。從開放當初外資進入,本土企業曾大感兵臨城下、驚呼“狼來了”,到現在,外資再到身邊開店,本土企業尤其區域優秀企業已全然不懼,甚至有企業樂于靠上去貼身相搏。照耀在外資頭上的神圣光環已經撤去。境況用一個“衰”字形容毫不為過。
點評:在中國本土企業眼中,以往“需仰視才見”的外資已開始走下神壇。內資企業更多的不是呼吁照顧,而是平等競爭。在自2008年出現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發展疲軟,當前歐債危機更是沖擊全球。作為跨國巨頭的自然不能全然脫離大的經濟環境。中國市場成為外資更加重視的巨大市場,然而相較前幾年的超強勢相比,一些跡象顯示,外資在中國的發展已微顯“衰退”之勢。盡管如此,外資的豐富經驗與先進理念仍然值得中國本土企業虛心學習許多年。
滯
全世界收費公路14萬公里,其中有10萬公里在中國,占全世界70%。路橋費直接占物流企業總成本的三分之一。而物流成本,則是零售業成本支出的大頭。
公路收費本是國際慣例,但在我國,亂收費和過度設置收費站司空見慣,過多的收費站讓高速公路不高速,加大了物流成本,影響了物流效率,這成為了推高物流成本的關鍵。
高收費、亂收費導致物流建設嚴重滯后,而物流滯后又導致零售業成本抬升,最終反映在商品零售價格居高不下。于是就出現了如此奇怪的一幕:田間地頭的農產品賣不出去,而城市超市里的農產品卻價格奇高。最終,消費者為“高企”的物流成本埋單!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決定從稅收優惠、土地政策支持、經營環境改善以及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等八個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和要求,簡稱“國八條”。
點評:中國物流成本之高,成為零售企業發展的制肘,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零售企業在快速發展,而物流企業發展又相對滯后。一方面是城市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一方面是農民的蔬果爛在地頭無人問津,高高在上的物流成本實乃其中的罪魁禍首。如今,“國八條”的出臺,希望能給發展滯后的物流企業注入一劑“興奮劑”。
全世界收費公路14萬公里,其中有10萬公里在中國,占全世界70%。路橋費直接占物流企業總成本的三分之一。而物流成本,則是零售業成本支出的大頭。
公路收費本是國際慣例,但在我國,亂收費和過度設置收費站司空見慣,過多的收費站讓高速公路不高速,加大了物流成本,影響了物流效率,這成為了推高物流成本的關鍵。
高收費、亂收費導致物流建設嚴重滯后,而物流滯后又導致零售業成本抬升,最終反映在商品零售價格居高不下。于是就出現了如此奇怪的一幕:田間地頭的農產品賣不出去,而城市超市里的農產品卻價格奇高。最終,消費者為“高企”的物流成本埋單!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決定從稅收優惠、土地政策支持、經營環境改善以及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等八個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和要求,簡稱“國八條”。
點評:中國物流成本之高,成為零售企業發展的制肘,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零售企業在快速發展,而物流企業發展又相對滯后。一方面是城市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一方面是農民的蔬果爛在地頭無人問津,高高在上的物流成本實乃其中的罪魁禍首。如今,“國八條”的出臺,希望能給發展滯后的物流企業注入一劑“興奮劑”。
囧
截至2011年上半年,拉手網累計虧損高達4.74億元。拉手的現象并非個案,窩窩團、美團網、24券、糯米網等眾多團購網站莫不“虧聲一片”,團購已經成為了虧損的代名詞。
虧損的不僅僅表現在團購企業,在整個電商領域,莫不如此。無論是純電商企業如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當當網、麥考林、亞馬遜等電商元老,還是從傳統領域殺入的蘇寧易購、銀泰網等電商新秀,在銷售規模節節攀高的同時,其虧損額度也“水漲船高”。隨著年末資本寒冬的來臨,唱衰電商的傳言不絕于耳,關于電商的負面信息也屢見不鮮。
2011年,對于團購為代表的電商行業來說,怎一個 “囧”字了得。
點評:2011年,最火的行業是什么?是團購。2011年,最冷的行業是什么?也是團購。從去年興起的團購網站在2011年上半年“野蠻生長”,最多時幾近6000家。然而,隨著天氣轉涼,紅極一時的團購行業也很快步入寒冬,最終殃及整個電商行業。京東IPO的延遲、凡客誠品被爆20億元虧損的傳言、樂淘網CEO畢勝“入錯行”的感言,所指向的無不是電商“賠本賺吆喝”的尷尬。雖然,所有的電商人都相信,電子商務是未來發展所趨,但相對遙不可及的“美好愿景“,如何度過目前的寒冬,卻是不得不面對的當務之急。
強
與外資相對的停滯,2011年更多的本土企業呈現蓬勃向上的整體風貌。剛上市的永輝超市如一匹黑馬在國內縱橫馳騁;華潤萬家、海航商業等則在國內刮起一陣陣并購旋風。蘇寧、國美家電巨頭在精細化經營的同時也在緊鑼密鼓地“加緊擴軍”,興隆大家庭、精工超市、超市發等優秀區域龍頭企業也在穩步發展,更有大批的二三線城市的中小企業根植于當地市場,走在發展的路上。內資企業在經歷了十年的發展之后,現已初具同外資分庭抗禮的實力。
點評:從十幾年前的談虎色變到如今的分庭抗禮,內資經過“十年寒窗”,已經培育出一批可以同外資站在同一起跑線的企業以及眾多在區域內擁有話語權的“地頭蛇”,在“獅子與羊”的追逐中,獅子固然占據優勢,但羊何嘗不是在這場長跑中得到了成長?在這里,我們要感謝這些中國零售業的脊梁,正是他們宣告了曾讓中國零售企業恐懼不已的麥肯錫預言的破產!
便
居民步行5分鐘就可到便利店,10分鐘可到超市和餐飲店,騎自行車15分鐘到達購物中心。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在過去的一年,“15分鐘生活商圈”的概念被明確和細化。以天津津工超市為突出代表的中國社區商業以社區范圍內的居民為服務對象,因便民、利民、滿足和促進居民綜合消費,從而受到居民的歡迎與市場的追捧。社區商業成為零售業拓展市場的又一“新戰場”。
?
點評:社區商業因其滿足了居民購物與服務的需求而大受歡迎,也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其蘊含的巨大市場空間吸引了眾多零售企業尤其是中小零售企業投身其間。但面對星羅棋布的夫妻店和便利店,如何揚長避短,真正把“便”詮釋得淋漓盡致,也是眾多致力于社區商業的企業要認真思考與對待的問題。
?
熱
?
? 當零售商欲涉足購物中心的雄心遭遇商業地產開發的“火”時,也成就了2011年度零售行業的又一象征字——“熱”。
以連鎖零售為主營業務的海航商業2011年10月在廣州打造出了其首個YH城項目,并宣稱將在3年內完成50個類似的項目,另外,在2011年夏天傳出海航商業欲收購北京國美商都地產項目后,年末海航商業方面又透露在收購方面已有了實質性突破。
然而,與海航商業在商業地產領域的“燒勁’相比,江西洪客隆對于商業地產的“狂熱”有過之而無不及。2011年7月29日,華潤萬家正式宣布收購江西洪客隆百貨后,業界在慨嘆江西本土市場失去僅有的一家連鎖百強時,恐怕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在洪客隆百貨母公司江西洪客隆集團看來,36.9億元的真金白銀更能解其商業地產市場之渴。
其實,零售企業進軍商業地產早已屢見不鮮,在2011年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實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后,商業地產這把火是“越燒越熱”。
點評:零售企業進軍商業地產,實現產業的關聯化發展,這無可厚非。但這種熱情處于“發燒”的狀態之后,不免讓人感覺有點舍本逐末之感——商業地產這杯酒雖好,但“貪杯”也會醉。
整
2011年年初,隨著CPI一路上揚,CCTV一組報道將推高物價的炮口指向了進場費。關于進場費的爭議再起波瀾。直到2011年底,國家商務部、發改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