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三晉都市報》報道 近年來,大量山寨食品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食品的特點,就是包裝上與一些正規產品高度相仿,往往只是一字之差,如果不逐字查看很難辨別出來,即使與正規廠家的產品擺放在一起,也能達到“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地步,極容易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城中村:山寨食品充斥多與正品相似
1月23日,記者在省城許西村的一家商店中看到,山寨3夾2餅干與正品3+2餅干都擺放在餅干的貨架上,兩者之間的包裝類似,而且都有草莓、巧克力等幾種口味,但是價格卻相差很多。山寨3夾2餅干售價2.5元,而正品的3+2餅干售價4.3元。“我不知道它們的味道是否一樣,但是3夾2的餅干也有人買,因為比較便宜。”商店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在餅干銷售區,記者還看到趣中趣、奧可比等山寨食品。
食品行業“傍名牌”現象不斷出現,這些山寨食品一般會出現在流動人口較多的城中村、火車站等附近的商店中。
消費者:無辜被“山寨”無地去說理
“看包裝真沒發現問題,打開喝了一口,才知道不對味!”1月23日中午,各家各戶炊煙裊裊,太原市萬柏林區下莊村的老李卻提溜著一箱“伊利優酸乳”在街邊轉悠。“呦,老李,不吃午飯,大中午轉悠什么呢?不吃飯改喝奶啦?”鄰居王嬸笑問。“氣死我了,家里送來一箱"山寨"酸奶,我得問問是從誰家買的!”老李氣憤地說。
老李說,上午,兒子的朋友到家里找兒子,在村邊的小商店里買了一箱“伊利優酸乳”。等小伙子走了,孫子說要喝,老李開箱掏出一小盒。沒想到孫子喝了一口就吐了出來,說味道不對。老李仔細看了看包裝,吃了一驚。“紙箱上寫的是"伊利優酸乳",沒想到酸奶盒上卻寫的是"伊利酸酸乳"。幸好孫子只喝了一口,要是都喝了,出了問題可怎么辦?”老李說。老李要找到這家店,可是沒票據又沒證人,老李走了一圈,誰家都不承認。
“村邊商店的假東西多了去了,我上次在一家店里買了一桶金龍魚油,回家才發現是"全龍魚"。找回去,店家開始死不認賬,吵了半天才給退了。”王嬸說著指了指對面的一家小雜貨鋪,“就當吃了啞巴虧吧,下次小心點。”
工商:傍名牌食品屢禁不止背后原因復雜
1月23日,記者就城中村山寨食品泛濫的現象采訪了太原市工商局消保處的范培龍處長。“所謂山寨食品,我們業內稱為傍名牌現象。”范培龍很無奈地說,“只要接到舉報,我們都是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調查。一旦確定經營者有銷售傍名牌產品的行為,會責令其立馬對產品進行下架,并處以罰款。每次查完,市場上的傍名牌產品少了。可是過一陣就又出現了。”目前,太原市場上被查處的傍名牌食品中以口香糖最多,這類產品的產地多在廣東、福建一帶。
究其原因,范培龍解釋,傍名牌食品主要出現在車站、城中村附近的商店里,這些地方消費者流動性大,就連店主的流動性也很大,查扣一批,過兩天換了老板,換個種類繼續經營。
傍名牌產品能夠長久地在市場上存在,主要還是利益的驅動。對于一般企業來說,創立一個品牌并被消費者認可,需要耗費大量經濟和時間成本,一些剛起步的小型企業于是就動了“搭順風車”的念頭,在產品的制作與包裝上,故意混淆本公司與知名公司的名稱或品牌名,使消費者在購買時產生誤解,以達到擴大銷路、獲取利潤的目的。
傍名牌現象泛濫還在于很多行業準入門檻過低,不具備自我保護力。不少小型企業基本就是跟風生產,流行什么就生產什么。這種做法短期內也許會有一定收益,但從長遠看,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的利益,更是整個行業長遠發展的利益。一些正規品牌由于未注冊商標,不享有商標專用權,很難通過法律手段維權。企業只能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來尋求權益保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