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南昌消息 按照往年這個時候,地處江西省南昌市鬧市區、主營煙酒禮品的金鑫商行安安酒友會,已經是門庭若市忙著接待前來訂購禮品的單位和個人了。店老板叫盧耀安,一張圓臉上常年保持著那副和氣生財的笑容。近年來,他生意做得蒸蒸日上,店面從原來30余平米擴大到了100多平米。在這寸土寸金之地,面積翻了三番,足見其能干。然而今年他和廣大零售客戶一樣,雖然不斷有顧客進進出出,但和往年相比,明顯少了很多。處于有效消費不足,國內經濟發展謂之換檔的當下,他也正為如何順應變化,擴大銷路,提振經營而努力思慮和應對著。
誰的壓力都不小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幾個月利潤下滑了將近一半,壓力主要來自于同行競爭!”盧耀安告訴筆者,由于門檻相對較低,開店的人越來越多,而經營方式采取的幾乎都是價格戰,導致產品溢值能力下降,而消費者的談判能力被急劇放大。另外,以往利潤雖不是很高,但較為穩定的卷煙經營,由于賣煙的零售店近年來增加不少,這也使利潤稀釋了許多。如今年即將過去的這個夏季,賣煙還不如賣水的利潤高,就是突出的體現。
同行間“赤膊競爭”是造成經營壓力陡增的首要因素,在南昌縣蓮塘鎮五一路經營紅土地特產超市的羅少華和在江西省皮膚病醫院經營食雜店的肖麗素,也明顯感受到了這一點。羅少華說:“近兩年來,我的超市周邊又新開了七、八家副食品批發部,競爭異常激烈。”
原本單門獨戶在醫院院內開店的肖麗素,由于近兩年院門口又新增了兩家店,讓多年來在這只此一家開店的她,有一種“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感覺。壓力感上升,同時很有緊迫感。
如果說競爭壓力是源于市場經濟根本特征之一的話,那么新規定又對廣大零售客戶提出了新要求,從而帶來了政策性影響。中央下發“八項規定”和節日禁令之后,要求廣大零售客戶積極適應新規定,在經營上主動消化影響。主營禮品的盧耀安感到仿佛是一夜之間,以前來采購禮品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全部被叫停。同時之前特別注重開展團購業務的羅少華,受政策性影響,團購業務量驟減80%。9月12日上午,他告訴筆者,數天前購進的20盒月餅,銷售7天只賣出了3盒,而去年同期他一天也不止賣20盒!消化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成了當前廣大零售客戶開展節日營銷的必修課。
另外,處于承上啟下的終端地位,讓他們普遍感到來自上游和下游的擠壓。擠壓一方面來自近年來諸如店租、人工等經營成本的飛漲;另一方面,為了穩定客源,他們的零售價格往往非但不能水漲船高,而且不得不想盡辦法維持原價甚至降低價格,以此吸引、留住、避免顧客流失。
在南昌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中山路經營食雜店的羅豐收,現在就處在擠壓之中,令他倍感壓力重重。小小15平米的店面,月租金就要3000余元,年租金近四萬元。
還有,隨著城市的持續改造和不斷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影響店家眼前生意的同時,還會帶來長遠的不可確定性。肖麗素就聽說了,醫院將整體搬遷,而無論她跟隨搬遷還是不跟,都將是兩難的抉擇。因為多年來她的小店一直棲息于醫院,醫院遷到相對人氣不旺的城鄉結合部,小店生意也將受到影響;若不追隨,如今在鬧市區重新開店,不僅店面難找,而且又將是一次新的創業。近年來,南昌市城市化和舊城改造、地鐵開工建設等接連不斷,這也給一些老店帶來了和肖麗素一樣的,不亞于重新創業的新課題。
我們怎么辦?
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廣大零售客戶雖然不會把類似“態度決定一切”、“思路決定出路”等口號掛在嘴上喊,但他們更多的是想方設法把思路、做法,融入到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經營上。
盤活自己兼一份工,是羅豐收緩解租金壓力采取的最直接辦法。人到中年的他,開始了既當老板,又打工的新生活。他不僅每月外出打工賺個千兒八百的補貼家用,而且還兼顧著店里的生意。“兩頭跑”讓這位中年漢子辛苦不少,人也越來越消瘦。他期望,“堅持到2015年,等門前的地鐵開通了,相信到那時店里的生意會好起來,肩上的壓力也會減輕不少,就可以好好喘口氣了!”
羅少華說:“生意年年做,起起落落總在所難免!”為了應對團購業務大幅下滑的局面,他主動將經營模式調整到“微利行銷”上。圍繞小有微利經營重心向注重零售轉型,一方面采取調低土特產和酒類零售價格的戰術,做旺人氣。如先行調低了土特產價格,降幅達到10—20%。另一方面,改變以往坐等客來,增加人手,走出去進行上門推廣和服務,擴大有效需求。
現今,立秋多日的南昌終于有了涼意,但是當筆者走進猶如“巷道”一樣的肖麗素小店,20余平米的店內連過道都堆滿了成箱的火腿腸、休閑食品、衛生紙等貨物,僅僅半個小時額頭上便沁出了汗珠。雖然面對醫院是否搬遷,小店能否持續經營等一系列問題都難以預測,但是為了堅持做好每一天,不輸于眼前的市場競爭,她迎難而上。她將營業時間從原來的早8點提早到了7點,晚上推遲到了8點,每天延長服務時間達2個多小時。這樣一來,她一個人每天要在店里堅守達13個小時。她不僅僅是堅守,尤其服務態度堪稱一流。筆者看到,無論顧客買一塊錢一瓶的純凈水,還是五毛錢一支的冰棒,她都會不厭其煩的道一聲“謝謝”,令人倍感溫馨。由此,讓筆者深深的體會到,無形中她打出的服務牌,已經把“服務制勝”的理念細細密密織入到每一聲“謝謝”當中。不僅“栓”住了顧客,更增添了親和力。
處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無論是誰都面臨著壓力,而出現程度不一的壓力山大的重壓感,根源在于自己適應能力不強,解決的辦法在于“專業破題”!多年來力求打造自己“天下無假”文化品牌的盧耀安,這樣剖析總結自己適應能力不強,面對急速下滑的禮品市場,他感到只有從專業化入手,才能實現破題。目前,他正著眼于幫助顧客提升附加值,來鋪就自己的專業化營銷之路。如顧客需要高價位白酒時,他會從產品的保值性和文化底蘊等多角度出發,介紹產品特性和市場潛在價值。讓顧客更深入的了解商品,起獲更多的附加值。
談到專業化,在南昌縣蓮塘鎮蓮水巷經營利百家煙酒店的劉林保,也深有體會。雖然經營著不足5平米的小店,但是他做到了“小而美”。他的真假煙鑒別功夫了得,為小店在顧客中平添了“貨真價實”的好感。另外,除卷煙外,其他商品知識他也很在行。如在女性衛生用品知識方面,他就從廠家業務員那里學到了不少產品知識,不少顧客夸贊他,“比女人還懂女人”。
面對市場新變化,除了使出上述解數外,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針對起于金融危機的這一輪經濟發展換擋,普遍的看法和觀點是,出路在于“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意即要從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更高層次的競爭,才能尋求突破的同時,贏得更好的新發展。
這其中,對商業經濟來說有個很突出的特征,那就是以電子商務改造傳統商業為代表的網絡經濟風起云涌。
那么電子商務改造傳統的食雜店會怎樣?在筆者工作的單位對面,有個聞名全國的洪城大市場。這里有經營戶1.3萬余家,曾經日均客流量超10萬,車流量1.2萬輛,主營日用百貨、布匹、服裝、床上用品、箱包皮具、鞋帽、文化用品、副食品等八大類商品。然而前兩年在新一輪電子商務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席卷下,這里的經營戶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他們沒有“坐等天上掉餡餅”,而是紛紛觸網開網店。據了解,目前有近萬家經營戶實行了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逼著自己走出谷底。
那么愛屋及烏,遍布城市鄉村為數眾多的食雜店、超市等,完全可以借鑒洪城大市場經營戶自我改造、自我創新的思路,實施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除煙草制品以外,力拓電子商務改造創新自己的傳統經營,那又將是老樹新枝的另一番景致。這并非是圖騰描繪,因為已經有很多先行者先行先試先走一步了,并且已經時代快速發展的“高鐵列車”——網絡經濟。并且時下尤其是機遇尚在,就看各位食雜店、超市老板誰先趕上這最后的“末班車”了!
記得有這么一句話,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在你面前,你卻無力抓住。那么,各位老板趕緊觸網——線上線下一起行動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