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了解到,《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訂已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16年立法計劃正式項目,將于近期提交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條例一旦修訂實施,將全面營造“無煙上海”氛圍,實現室內全面禁煙。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或也包括了機場、鐵路站的吸煙室。
希望實現室內全面禁煙
《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于2010年3月1日正式實施,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中國生效后,國內第一部由省級人大頒布的控煙法規。《公約》要求,我國應采取有效立法措施,在室內工作場所、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然而,受限于國情、風俗習慣等現實因素,現有《條例》僅規定餐飲場所、娛樂場所、旅館某些公共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區(室),工作場所只規定國家機關所在建筑物內的公共活動區域禁止吸煙等,與全面禁煙有一定差距。
作為最大看點之一,本次法規修訂在現行《條例》基本框架的基礎上,根據《公約》第八條的核心精神提出:實現本市室內全面禁煙。即在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實行全面禁止吸煙。
近期,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委托“上海發布”開展了主題為“無煙上海,您的理解很重要”的專題調查。此次調查針對吸煙人群,共有17000余名網友參與(詳見右表)。對于上海如果實施“全面室內無煙”的法律,94%的調查者選擇理解和遵守。
機場火車站或取消吸煙室
記者了解到,北京、深圳等地的機場已先后關閉了航站樓內的室內吸煙室。本次控煙修法中有個焦點問題就是上海的機場、鐵路站要不要取消吸煙室。
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解釋說,吸煙室要負壓排風才可實現全面隔斷,但這樣建造吸煙室成本又過高,較難實現。此外,原本需要封閉的吸煙室恰恰是人員流動頻繁、不斷開門關門的場所,如為吸煙室專門設立管理人員則又增加了管理成本。多組實驗結果顯示,吸煙室周圍的PM2.5濃度顯著高于其他場所,煙霧味太過濃重,有的煙民因為忍受不了不肯進去吸煙。
調查顯示,78%的人選擇“贊成在機場、鐵路站取消吸煙室”。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表示,這就需要在立法時考慮周全,一方面要全面遵守室內無煙的基本要求,取消吸煙室; 另一方面還要加大監督執法力度,防止少部分人群在禁煙場所內吸煙。當然,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機場、鐵路站設置室外吸煙點,引導吸煙者到室外去吸煙,從而提高法律的可行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