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海口日報》報道 8月28日,海南海口市志愿服務聯合會正式成立。29日,該聯合會第一時間組織協調開展了“禁煙控煙勸導”和“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深入城鄉播灑文明的種子,點滴善行傳遞溫暖大愛。
據悉,海口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將充分發揮海口全民公益活動排頭兵和主力軍作用,通過整合黨員志愿者、團員青年志愿者、社會志愿者等各類資源,匯聚各方力量,深入開展有聲勢、可持續、見成效的志愿服務活動,實現志愿活動常態化,推動海口市志愿服務蓬勃多元發展。
秀英區:志愿者城鄉巡查控煙
秀英率先在轄區車站、碼頭、大型超市建立“雙創”監督員工作站,這些“雙創”監督員也同時肩負禁煙控煙監督重擔。盡管主城區內公共場所控煙取得不錯效果,但鄉鎮控煙難度依然較大,29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流鎮墟,跟隨控煙志愿者見證諄諄勸導之后的文明變化。
長流鎮控煙志愿服務隊主要由返鄉大學生、當地青年志愿者共30人組成。盡管上午下起了一陣小雨,但志愿者們仍分在四個巡街控煙組,分頭開展活動。在長流鎮最繁華的長康路上,人流量非常大,地面整體十分干凈,但不時會看到煙頭和細小垃圾,對此志愿者們用手中的夾子一路撿拾。在一家信用社門口,一名中年男子正“吞云吐霧”,“叔叔,吸完煙后請注意不要亂扔煙頭。”志愿者吳娃南上前勸導道。在一商場門口吸煙的大叔,面對志愿者吳繼林的勸導,直接將煙頭掐滅扔進垃圾桶放煙頭的格子里。
吳繼林介紹,剛開始控煙勸導常被人罵“多管閑事”,但他們都面帶微笑地宣傳健康知識,“之前一上午一個人可撿上百個煙頭,現在已經大幅減少。”
龍華區:“海口好人”協助交警指揮交通
紅燈亮,伸臂揮旗,在斑馬線前攔出一條安全線;綠燈亮,落旗,引導身后的行人沿斑馬線有序過街……29日上午7時30分,龍華區海德路與南沙路交叉路口,身穿藍色馬甲的“海口好人”李香站在車水馬龍的路口,一絲不茍地重復著這套簡單的動作。
“大部分市民還是很遵守交通規則的。”李香家住在南沙路附近,只要有時間,她會和“海口日報暖心小站”的小伙伴們來到路口,協助交警指揮交通,同時對過往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勸導,“為了讓父母和孩子放心,請遵守交通規則,為了家庭的幸福,請不要闖紅燈。”
“您好,能用我手中的笑臉牌換您手上的香煙嗎?”上午9時許,青年志愿者陳應影剛來到金棕櫚廣場,便看到不遠處一位四十來歲的先生夾著公文包,抽著香煙,慢慢走過來。于是,她立刻湊了過去。
“用笑臉牌換煙?”對方愣了一下,最后還是答應了志愿者的要求。“在公共場所,大家都有拒絕吸二手煙、三手煙的權利”,陳應影說道。
瓊山區:阿婆過斑馬線車輛靜候
29日上午7點30分,瓊山區的一批志愿者活躍在瓊州大道與海府路交叉口、龍昆南和南海大道交叉路口等主要交通要道,開展文明交通行勸導志愿服務活動。紅燈時,他們會伸直手臂,示意行人止步,綠燈時,他們快速揮動小旗子,示意行人前行。
“阿婆,您慢點,別摔倒了。”當綠燈亮時,一位阿婆因腿腳不利落,才過了一半,人行橫道的綠燈就變紅燈。海南師范大學的學生志愿者李莎莎看到后立即上前攙扶阿婆過街,行駛車輛見此,紛紛停下等候,待阿婆安全過后才繼續行駛。“這小姑娘真不錯,志愿者扶阿婆過馬路,行駛的車輛自覺等候,讓人覺得很溫暖。”正在等綠燈的市民陳先生說。
李莎莎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二次參加文明交通行勸導志愿服務活動,總體來看市民都很配合志愿者的勸導。“今天下小雨,有些市民比較急,但大部分市民還是會遵循交通規則,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
美蘭區:口香糖換來120個煙頭
共青團美蘭區委組織社會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分別在明珠廣場和南亞廣場開展禁煙控煙勸導活動,通過用口香糖換取抽煙市民手中的煙頭120余個,勸導市民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在文明交通勸導現場,志愿者們身穿藍色馬甲,揮動著小紅旗,對過往的車輛與行人進行引導,對非機動車、行人亂闖紅燈、逆行和亂竄亂 行等交通違規行為進行勸導和制止,提醒市民遵守交通法規,文明行路、文明行車。在禁煙控煙勸導活動中,志愿者們手拿“感謝不吸煙”宣傳牌、撿拾器和垃圾袋,撿拾地上的煙頭,耐心勸導過往吸煙的市民與準備吸煙的市民不要吸煙,并用口香糖換取他們手中的煙,并希望他們以后能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把煙戒掉。不少市民聽過勸導后,紛紛表示以后會戒煙。
看到志愿者哥哥姐姐們辛勤的身影,來自國科園四年級的蘇宇小朋友也加入了勸導禁煙的行列,蘇宇小朋友穿好志愿者馬甲后拿著撿拾器,一絲不茍地在路旁撿拾起煙頭,“我今后還要認真監督身邊的親戚朋友,讓他們遠離煙草”。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