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大秦之聲報道 陜西省西安市法制辦今年12月12日召開立法聽證會,就《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草案)》中禁止、限制吸煙場所的范圍劃定是否合理,經營性場所室內全面禁止吸煙是否設立緩沖期,餐飲業、酒店、賓館是否分區域控煙等問題,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電梯內“請勿吸煙”標識
西安市公共場所吸煙數據不容樂觀
2016年12月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巡撿”城墻景區27個煙頭,西安市開啟了“煙頭革命”,“煙頭不落地,西安更美麗”深入人心、深得人心。西安市健康教育所佘國超表示,西安市此次“控煙立法”聽證是從禁止亂丟煙頭到減煙控煙禁煙的源頭推進、治理進步。減少煙民、限制抽煙是國內外大勢所趨,公共場所控煙、醫院酒店禁煙早已是京津滬粵港澳臺的通行做法,是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性舉措。
西安城墻上的滅煙處 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超過3億人吸煙,是世界吸煙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由此帶來7.4億人被動吸煙,其中包括1.8億兒童。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發布的《西安市城區成人煙草流行監測報告》顯示,對西安市城九區成人煙草流行監測,西安市成人吸煙率為20.6%,男性吸煙率為40.0%,女性吸煙率為0.5%。因此推算西安市城區15歲以上吸煙人118萬,其中男性116萬余人。煙民每日吸煙量為14支卷煙。
調查顯示,西安市公共場所二手煙污染情況觸目驚心,公共場所中,二手煙污染比例最高的場所是酒吧,為91.4%,餐館70.2%,中小學校42.6%,大學為29.5%,政府大樓或辦公室22.6%,醫療機構18.6%,公共交通工具9.0%。
“立法”重在落實 避免成為“紙上神威”
雖然調查顯示西安市民對控煙呼聲高漲,但目前西安市“控煙立法”落實難點很多。西安市健康教育所佘國超表示,控煙宣傳多、處罰少,控煙監督者自己多是煙民,一些限煙、減煙、控煙、禁煙場所無人監管、形同虛設,控煙舉措成了“稻草人”“牛欄關貓”。公眾對吸煙、二手煙危害認識不足,因上位法規缺、虛,軟,地方控煙立法推進難度增加。
西安市某醫院的禁煙宣傳語 圖片來自網絡
公共場所控煙難,反映出一地整體的社會文明水平不高。陜西省社科院王曉勇博士表示,“控煙立法”就是讓煙民受限!強迫煙民改變“在公共場合吸煙”這一有違社會公德、損害他人健康的行為、習慣。
西安市“控煙”要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西安市浩公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娜表示,西安市“控煙”必須兩手抓、兩手硬,既要在醫院、賓館、公交車、地鐵、出租車強力落實“禁煙令”,也要想方設法讓現有煙民主動戒煙,采取有效舉措,控制新煙民的增加。
圖片來自網絡
李娜稱,提高煙產品售價、稅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要讓吸煙者充分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從而主動摒棄吸煙。還應將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納入禁煙范圍,強力維護被動吸煙者權益、確保不吸煙者健康不受煙民侵害。
打造控煙有力有效的國際化都市形象
自2006年《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生效后,中央政府打出控煙組合拳,先后在無煙環境立法、全面禁止煙草廣告、提高煙草制品稅價等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國多個城市也制定了地方性無煙環境法規。
據了解,起草、聽證、通過、頒行《西安市公共場所控煙管理辦法》,目的是增加全市公共場所控煙力度,減少煙草對市民健康危害,最大限度地保護不吸煙者免受二手煙危害。王曉勇博士稱,西安市這次“控煙立法”行動是用現代法治社會的觀念約束煙草流行,在公共場所大力減煙、限煙、控煙、禁煙,打造西安控煙有力、有效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