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霹靂震天、紅旗漫卷。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在武裝斗爭中公開打出了自己的旗號,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面軍旗的誕生,在全國人民面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決心,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在人們心目中最為不可磨滅的記憶之一。
今年是秋收起義成立95周年,為傳承秋收起義的偉大精神。近期,江西銅鼓縣煙草專賣局(公司)黨支部開展了“講好廉潔故事,傳承紅色精神”活動。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述銅鼓本地紅色流傳的故事——三塊銀元的故事,希望通過秋收起義的廉潔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精神,營造“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的政治氛圍,樹立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這三塊閃閃發光的銀元(見圖),是秋收起義時,紙業工人老李替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做民伕時的報酬。它深刻地告訴人們,半個世紀前,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是一支官兵一致。不打人罵人,不捉兵拉伕買賣公平、紀律嚴明的隊伍。
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一日,毛澤東同志親自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三團,途經離銅鼓縣城二十余里的梓茶坪時,銅鼓縣紙工會工人老李,碰見了這支隊伍,一個干部模樣的人招呼老李說:“老俵!我們隊伍要找兩個民伕。”“到哪里?”。“到白沙、東門就回來。”“挑什么擔子?”“沒有擔子,抬一個擔架。”老李剛才看到這支隊伍里的幾個戰士喝了茶,按價同老俵結帳付錢。他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好的隊伍啊!現在這個干部說話態度和氣,對受苦人十分親熱。他想,這樣好的隊伍,我替他們帶帶路,抬抬擔架,還不應該嗎?于是,他當即就樂意答應下來了,便和另一位工人抬一副空擔架,隨部隊出發了。一路上,戰士們和老李扯開了家常,像自家人一樣。當晚,部隊在白沙住宿。第二天,部隊告別了父老鄉親,繼續揮師西進,到離東門市不遠的地方停下休息。這時,天正下著細雨,兩個炊事員到農民家去買菜,農民不肯收錢,他們硬是把錢放在桌子上走了。老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對這支部隊就更加熱愛了。
老李隨部隊行軍兩天多,抬的一直是空擔架,他心里不解,為什么這擔架一直空著呢?后來,他同戰士們談天中知道,原來這些兵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干部愛護戰士,下級尊重上級。因此,盡管當時有些同志負了傷,但還是相互推讓,誰也不愿意坐擔架。起義部隊的這種高尚風格,使老李深受感動。第三天,老李要回去做工了,部隊便給他三塊銀元,作為報酬。老李哪里肯收,再三推辭,就是不行,最后只好收下了。
這三塊閃光的銀元,充分體現了秋收起義時期軍民的魚水深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