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天、1692天、1693天……
看著大屏幕上每天跳躍的數字,陜西中煙旬陽卷煙廠動力車間污水處理站所有人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因為他們知道,污水處理設備安全運行的紀錄日日在延新,在平凡中堅持、在困難中奮進,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場景一:“你這樣要不得,不要著急,先把這安全帶系好再起吊水泵……”,只見三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劉忠生,一邊聲嘶力竭的喊著一邊小跑快速遞上安全帶。
場景二:“問題找著了,是前端進水管道堵塞了”,只見溫文爾雅的高材生趙方從管道上爬起來說道。
場景三:“小黎,不懂你就問,操作處理不管啥問題,大姐絕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聽大嗓門熱心腸的陳思芳正在對實習生黎楊壽之說道。
場景四:“趙工,按資料的說法我咋還是有點想不通,你幫我分析分析”,年富力強的胖墩兒袁治鉑從工控機前探起身向正在走進來的趙方請教。
場景五:“你聽我說,這樣改,科學得很,你就叫我改造后再看效果”身材魁梧勇于創新的污水處理設備修理工李文平情緒激動的向污水處理站的人邊說邊比劃。
這就是污水處理站一班人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他們愛崗、敬業、勤學、善思、敢想、樂干,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不平凡的人生價值。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2017年,污水處理設備運行伊始,壓泥機故障頻發,壓出的泥一直是泥水混合的糊狀,需要經過晾曬后才能進行處置,所有人都認為這是正常的。但污水站的人卻不這么認為,他們翻閱各種資料,查閱相關案例,嘗試調整配藥比例,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于探索出“8-10小時稀釋—25:0.5加藥—控制集水井絮凝物”的最佳壓泥法。采用該方法后,壓出的泥不再含水,無需晾曬即可處置,壓泥效率明顯提升。
隨著工廠三期技改的全面完成,中水處理設備運行迫在眉睫,但中水設備投運后,保安過濾器不到兩小時就堵塞的現象始終無法解決,中水制備成為空談。針對這一情況,他們先后化驗水質指標、清洗消毒池、抬高中間水箱出水口位置、清理多介質和活性炭過濾器填充物表面附著物、論證并重新進行過濾器芯選型、提高壓泥頻次降低來水含泥率等自主改良舉措,經過近一個月的反復試驗,終于基本實現中水滿足綠化灌溉、污水零排放的目標。工廠綜合水耗明顯改善,國企社會擔當得以彰顯。
有人說:“位不在高,愛崗則名;資不在深,敬業就行”。他們正是憑借這股把工作當事業干的態度,贏得了各級環保部門對工廠污水指標控制、污水設備運行的高度贊揚。2019年夏天的一個中午,當班操作工袁治鉑在設備日常巡查中發現排污口水質渾濁,但污水排放指標達標。針對這一情況,他迅速聯系修理工冒著酷暑開展排查,當檢查到氣浮池時,發現氣浮池水樣渾濁,初步判斷是氣浮池藥量不夠及氣浮流速太快所致,于是迅速加藥并降低氣浮流速,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連續作業,他們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可看到排污口渾濁污水終于清澈見底的那一刻,他們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是他們對待交接班的態度。正是基于這種態度,他們在長期的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提前半小時到崗及“三不交”(即:水質不達標不交、設備運行不正常不交、現場環境不整潔不交)的交接班習慣,實現24小時責任無縫連接。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復雜,中水系統設備精密,操作和維護稍有紕漏就會直接導致出水不穩或是水質超標,但這些難不倒他們,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實踐力。經常看到他們翻資料、做筆記,幾個人圍在一起探討交流,有時設備廠家師傅來廠更是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忙前跑后跟在維修、調試師傅身邊,似乎有永遠問不完的問題。污水處理原設計工藝流程為前置氣浮,運行過程中由于來水含泥量大,導致氣浮設備故障率高、污水處理效果差,針對這一情況,他們滿腔熱血不甘失敗進行多遍改良,反復論證,嘗試將工藝流程調整為后置氣浮,經工藝調整后,氣浮故障大大降低,污水指標持續改進,設備廠家也對改進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站在工廠高質量發展的起點,污水處理工們鏗鏘表態:我們將始終把職責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繼承攻堅克難之精神,凝聚團結協作之合力,一起為工廠環境保護與生產經營協調、同步發展而不懈努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