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維修是否有可借鑒經驗?生產中的共性問題有沒有統一的解決辦法?今天,讓我們走進兩家卷煙工廠,看他們如何巧妙解決這些問題!
日前,由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卷煙廠牽頭,湖南中煙技術中心及其他各廠協同推進首創的“3231工作法”,有效解決了產品質量提升工作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得到了該廠工藝質量人員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3231”工作法,即三個維度確定共性,兩個層面共享經驗,三大要素重點設計,一體融合編制案例。他們通過對產品質量提升工作中遇到的種種難題進行評估,確定共性課題,再從操作和技術層面征集優秀解決方案,通過評審確定最優解“案例集”,為解決同類難題提供思路、方法、路徑。
制絲專家組進行現場攻關。王庭婷攝
在這一工作法的指導下,他們通過組織質量、設備、管理類專家開展頭腦風暴,初步識別攻關課題83項,通過創新設計“三維系數打分法”,從重要度、發生可能度、改進可靠度三個維度開展評價,最終確定“共性課題”58項。
確定課題后,他們從操作和技術兩個層面迅速提出經驗總結方案,通過規范性、技巧性操作,提高過程質量控制水平;通過設備改進和技術升級,從根本上提升產品質量。最終,在克服地域跨度、時間協調等不利因素影響后,常德卷煙廠組織湖南中煙6家卷煙廠各類專業評審59人,開展“線上+線下”評審工作15場次,共收集申報案例76個,通過評審完成案例編制60個。
技術人員運用“案例集”中的解決方案攻克設備難題。蔣勇攝
“案例集”編制出爐后,很快產生了實效。《減少筒壁粘附保質降耗》《預防細支煙煙盒開口輔助壓煙件工藝改進》等案例已分別在長沙、常德、四平、零陵卷煙廠開展了推廣應用,其余各廠也制訂相應推廣計劃。
六廠聯動不僅解決了共性問題判定、解決經驗定義、案例評審流程、案例編制模板等方面的問題,也為解決經驗的傳承提供了統一、規范、融合的路徑。
目前,“3231工作法”正在有效推進中,各廠在“一體融合”發展思路的指導下,充分借鑒“案例集”提供的思路方法,開展課題攻關與經驗推廣,快速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了共性融合的機制創新。
與“案例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小作文”,近幾年在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紅河卷煙廠制絲車間傳播開來。
近日,在紅河卷煙廠制絲車間休息室內,正在寫維修記錄的電氣維修工朱燦琛接到加香崗位操作工鄧文文的電話。聽對方說庫區設備發生故障,朱燦琛和同事李俊杰拔腿就沖向車間貯絲高架庫。
和操作工詳細交流后,他們便找到了故障點。李俊杰轉頭對身旁的朱燦琛說:“琛哥,快翻翻你的‘小作文’,看看以前有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
李俊杰口中說的“小作文”,其實是朱燦琛寫的設備維修、生產操作經驗。
2015年,朱燦琛參加工作后,一直在制絲車間工作,從2020年年底開始學習車間庫區物流系統。踏實好學的他,每次處理完設備故障或知道庫區操作工人有操作困惑后,都喜歡復盤梳理,形成經驗庫,給大家留下了愛寫“小作文”的印象。
朱燦琛在排查設備故障。楊春婭攝
每次庫區設備發生故障,維修人員可謂“如臨大敵”,但類似故障,經常是隔幾年又會發生一次。朱燦琛覺得,對維修人員來說,有經驗可借鑒,維修效率會大大提升。
來到庫區學習后,朱燦琛將“寫庫區設備維修經驗”這件事放在了心上。每次維修完,他就扎進離庫區最近的維修間,在電腦上寫起“小作文”,同事們湊近一看,才知道他在復盤設備故障。
日積月累,隨著寫的“小作文”越來越多,朱燦琛維修庫區物流設備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質的提升。
朱燦琛在成為電氣維修工前,是切絲工段的操作工,5年的操作經歷,讓他沉浸式體驗過操作工的“煩惱”。
他寫的操作類“小作文”,聚焦操作人員日常的操控難點、堵點,共享“優秀操作法”。
朱燦琛(右)正在講解移動式翻箱機站臺定位操作方法。楊春婭攝
“寫是寫好了,但怎樣才能確保質量?怎樣才能讓‘小作文’發揮更大作用?”這是朱燦琛每次寫完“小作文”后總會反問自己的問題。
朱燦琛會拉著維修同事討論、復核自己梳理的處理方法是否合理、正確,有時他還會和操作工反復確認步驟,現場演練。
經過群組、班組審核后,朱燦琛寫的維修、操作“小作文”得以推廣,成了生產中的寶貴經驗,庫區設備維修變得“有典可查”,維修效率得以提高,庫區操作工的技能得到提升,他也成了大家心目中“最懂操作的維修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