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數百萬患有煙草相關肺病的美國人的癥狀不符合任何現有的煙草相關疾病標準,包括最常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在2023年8月1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有一半廣泛接觸煙草的參與者持續出現高水平的呼吸道癥狀,包括呼吸短促、每天咳嗽和痰多、運動能力下降,但在用于診斷COPD的呼吸測試中表現良好。
COPD評估是“COPD研究亞人群和中間結果測量”(SPIROMICS)的重要組成部分。SPIROMICS是一項多中心研究,研究對象為1379名年齡在40至80歲之間的人,他們有超過20包年的煙草暴露(每天吸一包煙,持續20年或更長時間)。該研究還包括從未吸煙且沒有氣流阻塞的對照參與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美國第六大死因,通常與長期吸煙有關。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數據,到2020年,估計有1250萬美國人被診斷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然而,先前的研究表明,超過1800萬人有肺功能受損的證據,這表明還有數百萬人可能在沒有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受苦。
COPD是用肺活量測定法來評估的,肺活量測定是一種肺功能測試,用來衡量一個人在最大努力下填肺和排空肺的速度和效率。當測試顯示氣流阻塞時,它就被診斷出來了,這表明在正常時間內獲得足夠的空氣是一個問題。氣流阻塞的證據在醫學上定義為呼氣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與總用力肺活量(FVC)之比異常低。
參與者于2010年11月至2015年7月加入SPIROMICS I,并在擴展研究SPIROMICS II中隨訪至2021年7月。他們接受了肺活量測定、6分鐘步行距離測試、呼吸道癥狀評估和肺部CT掃描,每年隨訪3至4年。這些參與者中的許多人在第一次訪問后5到10年完成了另一輪測試。
一些研究參與者在接受肺活量測定后發現患有COPD,而另一些人則進行了“保留肺活量測定”,這意味著他們沒有COPD。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開始時,絕大多數有煙草接觸、保存肺活量測定(TEPS)和肺部癥狀的參與者在5年多的隨訪中仍然有癥狀。他們也有很高的呼吸惡化率和呼吸短促,這限制了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的活動能力。
此外,與無癥狀TEPS患者相比,有癥狀的TEPS患者的COPD發病率沒有增加(有癥狀的TEPS患者為33.0%,無癥狀的TEPS患者為31.6%),也沒有更快的肺功能下降速度,以FEV1隨時間的下降來衡量,與無癥狀TEPS患者相比。相比之下,與有癥狀的TEPS參與者相比,COPD參與者的FEV1下降速度更快。
“這些發現表明,很大一部分沒有氣流阻塞的煙草煙霧暴露者患有持續的、有癥狀的非阻塞性慢性氣道疾病,這與COPD不同,”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UCSF肺病學部門主任和SPIROMICS首席研究員Prescott Woodruff說。“盡管根據COPD指南,保留肺活量測定的煙草暴露者目前被歸類為COPD前期患者,但當前研究的數據強調,吸煙相關肺病的定義需要擴大,以便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該研究發現,許多有吸煙史的人都有呼吸道癥狀,并且病情惡化的風險會持續數年,詹姆斯·基利博士補充說,他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肺病部主任。
“即使沒有呼吸道癥狀和呼吸測試正常的人,吸煙也會繼續傷害他們的肺,”Kiley說。“研究結果強調了戒煙的重要性,強調了對有或沒有癥狀的吸煙者進行定期隨訪的必要性,并呼吁對吸煙引起的呼吸系統癥狀進行更多的研究。”
除了與癥狀性TEPS相關的發現外,該研究還發現,與白人參與者相比,研究中黑人個體出現癥狀性TEPS的比例更高。他們還發現,在這項研究中,與白人受試者相比,黑人受試者進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增加。作者建議評估職業和環境暴露、社會經濟地位和結構性種族主義對這些癥狀發展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