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正在確認吸煙是導致毀滅性腦部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俗稱“漸凍癥”的風險因素。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ALS每年大約影響31,000名美國人,每年約有5,000例新病例被診斷出來。這是一種漸進的致命疾病,會導致控制肌肉的神經細胞慢慢死亡,導致虛弱和癱瘓。ALS的病因尚不清楚,甚至連患病的危險因素也不清楚。
在他們的新研究中,一個來自韓國的團隊查看了32項不同研究的數據,試圖尋找吸煙和ALS之間可能的聯系。他們發現,吸煙的人患ALS的幾率比不吸煙的人高12%,如果這個人現在是吸煙者,風險會更高。
韓國釜山國立大學生物醫學信息學系的研究主要作者Yun Hak Kim博士表示:“我們最關鍵的發現之一是劑量反應分析,結果顯示是一條倒U形曲線。”Kim博士認為,U型曲線意味著“與吸煙相關的風險不是線性相關的。相反,它達到頂峰,然后開始下降或穩定,這表明ALS的風險受到吸煙強度的影響,”他在大學新聞稿中說。
性別也在其中發揮了明顯作用。吸煙和ALS之間的聯系似乎在女性吸煙者中更強,她們患這種疾病的幾率比不吸煙的女性高20%。研究發現,在調整其他潛在風險因素后,增加的風險上升到25%。這項發現被發表在一月份的《Tobacco Induced Diseases》雜志上。
研究人員表示,戒煙有很多很好的理由,現在“鼓勵個人戒煙至關重要,因為它對降低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發病的可能性有明顯的影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