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很多老煙民都知道該戒煙了
但很多時候
他們并非不想,而是不敢
50多歲的老李,抽了30年的煙,如今血壓高、血脂高,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危及生命。根據醫生的建議,老李下定決心把煙戒掉。然而堅持半年無煙生活后,某天早上卻突發心梗,雖說送醫及時,性命無憂,可還是把他嚇得夠嗆。
不僅是老李,在老煙民圈子里還流傳著 “老付戒煙半年,從130斤胖到170斤”“老林開始戒煙后,整天都在焦慮,都快抑郁了”“老孫煙齡三十幾年,戒了煙后,沒多久就患上肺癌去世”等消息。
當這些案例擺在面前,有人就認為長期抽煙的身體已經適應了煙草,突然戒煙會打破生理平衡,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事實是這樣嗎?
戒煙并非易事,尤其對長期抽煙的人來說。相關資料顯示,有80%的煙民想要戒煙,可實際上只有3%~5%的人能成功。
在戒煙過程中,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不適,比如精神緊張、焦慮、抑郁、口水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甚至有部分戒煙者還會體重增加。這些癥狀也就成了老煙民們口中的“戒煙就生病”。
事實上,這些不適癥狀并非生病,而是一種正常的機體調節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戒斷反應”。
人對尼古丁和焦油過度依賴,突然中斷會導致神經、體液、內分泌等失調:消化系統會出現暫時性紊亂,表現出腹脹、腹痛、惡心、泛酸、便秘、腹瀉等癥狀;循環系統會表現出胸悶、氣短、心悸等癥狀;由于尼古丁直接影響大腦和神經,所以還會產生焦慮、神經緊張、睡眠程度不深等表現。
戒斷反應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主要取決于煙齡和每天吸煙的數量,煙齡越長,抽得越多,癥狀就越嚴重。
雖然戒斷反應有這么多癥狀,但不會造成什么傷害,它是身體在努力適應沒有尼古丁刺激的狀態,也是身體在慢慢變好的過程。
戒斷反應并不會持續太久,一般情況下,在戒煙最初14天內表現最強烈,之后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大多數戒煙者的戒斷反應會持續1個月左右,部分嚴重依賴者會持續1年以上。
前面說到老李戒煙后發生心梗,其實并不是戒煙惹的禍,而是和他抽了30年煙有關,和他的血壓、血脂高有關。
總體而言,戒斷反應不會給人體造成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只要堅持熬過去,戒煙就勝利在望了。
戒煙需要自控力,但也不能只靠自控力,這是個技術活,方法和自律缺一不可。
? 下決心,定目標?
戒煙不能憑借一時的心血來潮,一旦決定戒煙,就要做好堅持到底的心理準備。行動前設定一個戒煙目標和達到目標的小獎勵,讓戒煙計劃不再枯燥。
? 斷舍離,全不要
在戒煙開始前,一定要處理掉與吸煙有關的所有物品,給自己創造一個無煙環境,提高戒煙成功率。
? 尋支持,找同伴
告訴家人、朋友和同事,并取得他們的支持,最好能拉上周圍人一起戒煙,至少也要讓他們不在自己面前吸煙。
? 改習慣,移注意
戒煙過程中覺得嘴里空空的,想要點上一支煙時,可以嘗試嚼口香糖或零食來緩解,但檳榔除外。并培養一項愛好,每天堅持,讓自己忙碌起來轉移注意力,比如跳廣場舞、釣魚、跑步等。
如果以上方法都試過了依然無效,我們還有最后一步:求助醫生?,F在很多醫院都開設了戒煙門診,醫生會對戒煙者進行多方面評估,包括基本情況、吸煙情況、煙草成癮程度、戒煙原因和意愿等,然后根據臨床戒煙指南推薦的方法,制訂個性化治療方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