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有害健康。據了解,煙草煙霧中含有60多種致癌物。有充分證據說明,吸煙可導致多種癌癥,還會引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甚至威脅生命。因此,戒煙刻不容緩。然而,戒煙的好處不僅僅是減少疾病的發生,還能改善心理健康。《美國醫學會雜志》子刊《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開放》發表了一項新的隊列研究,表明戒煙可以改善患有心理健康障礙的人的心理健康狀況。
當人們戒煙時
心理健康會得到改善
該研究由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初級保健健康科學系的研究人員領導,采用嚴格的分析方法來評估戒煙后心理健康的變化。研究涉及4260名成年人,其中55.4%有精神病史。研究發現,當人們戒煙時,他們的心理健康會得到改善,而那些不戒煙的人則沒有改善。
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初級保健健康科學系的主要作者、研究員安其拉表示,雖然我們看到英國普通人群的吸煙率大幅下降,但精神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卻并非如此。自1993年以來,吸煙者患有精神健康狀況的人數保持不變,約40%。希望研究結果可以幫助和激勵政策制定者及利益相關者更好地支持患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戒煙。
納菲爾德初級保健健康科學系的合著者、研究員高敏指出,研究使用了3種統計方法來減少混淆,從而為戒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據——戒煙可能會改善心理健康。
改善心理健康
戒煙或比抗抑郁藥效果好
研究的共同作者,納菲爾德初級保健健康科學系行為醫學教授保羅·埃夫亞德說:“許多吸煙的人無法考慮戒煙,是因為他們覺得需要香煙來應對壓力。在經歷了吸煙之后,他們感覺好多了。然而,人們認為吸煙的好處是戒煙的癥狀。
多數吸煙者認為吸煙可以讓他們減輕壓力、舒緩情緒,可是吸煙與較差的精神健康水平有密切聯系。吸煙者長時間不吸時會易怒、焦慮和抑郁,這些癥狀通過吸煙可以緩解。這就使人們形成了吸煙有助心理健康的觀念,然而正是吸煙導致了這些精神癥狀。
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公開專欄的文章稱,改善精神健康,戒煙某種程度上比抗抑郁藥物還有效。
研究者稱,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者隨訪時的焦慮、抑郁、混合性焦慮和抑郁、應激水平與基線相比顯著降低;與基線相比,心理生活質量和正向情感都顯著增強。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差異在一般人群和身體/心理疾病患者群中具有一致性。
研究人員總結說,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可減少抑郁、焦慮和應激,促進正向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戒煙的效應量與使用抗抑郁藥物治療情緒或焦慮障礙的效應量相當甚至更大。
戒煙
任何時候都不晚
對于煙民來說,要如何戒煙?中日友好醫院控制吸煙與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肖丹指出,很多人戒煙失敗并非缺乏意志力,而是沒有采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對于煙草依賴程度較高者,可到戒煙門診接受戒煙治療,通過行為矯正、使用戒煙藥物等方式戒煙。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表示,一般不建議用慢慢減量的方式來戒煙,這樣做頂多是啟動戒煙前的心理準備。循序漸進的戒煙,戒煙失敗的概率很大。
想要科學地戒煙,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在醫生指導下進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戒煙初期可以通過多喝水、飲食清淡、作息規律等來緩解身體的不適癥狀;在過程中還要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與支持,不打無準備之戰。
支修益強調,戒煙對于身體健康有益是毋庸置疑的,且不論什么年齡段的人,只要是戒煙就能給健康帶來益處,對此無需質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