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近日,隨著掃描二維碼成功的提示音一響,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左官新村煙農宋春國的線上技術指導便即刻到位了。
“自從有了煙葉服務平臺,我連電話費都省了,田間管理、烘烤難題,輕松一掃就能找到技術答疑,在家輕松學技術,真是方便。”說起煙葉服務平臺里的掃碼服務,宋春國總是贊不絕口。
西秀區是安順煙草體量最大的煙葉生產縣區,全區33名煙葉生產技術員服務357戶煙葉種植戶,人均服務面積485畝。同時,因喀斯特地貌特征明顯,轄區內土地分布不均,種植區域多以山地為主,技術員服務范圍廣、難度大。如何實現技術指導的及時和準確,西秀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不停探索和實踐中找到了答案。
“以前做宣傳和技術指導,我們技術員那是遍坡跑,遇到種植面積大、區域分散的農戶,一天都解決不了一戶的種植問題。”回憶起田間指導的經歷,技術員王峰不禁感慨。
近年來,煙葉提質、煙農增收要求不斷提高,煙葉種植技術日益更新,每項主推技術和試驗示范項目的落地,都需要實實在在宣傳指導到每一位煙農。種植技術的轉變升級、智能手機的普及運用,為提高煙葉生產技術指導效率提供了契機。
西秀區局(分公司)結合煙農種煙實際和科技創新,以實用便捷為目標,為農戶定制推出“掌上掃碼”服務,煙農只需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隨時隨地學習煙葉生產技術,了解生產政策,還能線上提問,打通了技術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掌上掃碼,是建立在煙葉服務平臺上的其中一個模塊。在煙農發出常規性技術疑問時,技術員可以通過微信將二維碼推送到煙農手機上,煙農通過掃碼識別即可解析出信息,內容包含育苗、田管、防蟲、施肥等生產環節的常規性技術指導,以語音、視頻等方式,讓農戶更直觀、簡潔地學習生產技術,實現“掌上學習”。在學技術的同時,二維碼中還有信息反饋功能,煙農可將生產過程中發生問題采用拍照、視頻等方式上傳到系統,通過大數據問題匯總分析,分別由農藝、烘烤、質量3個類別的技術主管或專家,形成指導性意見后,以音視頻方式反饋給煙農,在方便煙農獲取技術的同時,實現種植技術的個性化指導,破解生產技術服務的時效性問題和路程性難題。
結合二維碼自動攜帶、便于傳遞、成本低、識讀可靠等特點,西秀區局(分公司)持續在政策宣傳、辦事公開等方面沿用二維碼技術,煙農對各生產環節或政策實施產生的疑問,也可隨時隨地在平臺提交,線上專家答疑短平快,對癥施策,真正實現了煙草企業與煙農之間異地、遠程、動態、全天候的智能聯網通信。
楊武鄉煙農張燕平說:“這個二維碼可幫我大忙了!今年我部分煙地染病,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平臺上傳圖片,當天就接到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電話,到采烤時,我家可是一片病煙都沒有呢。”
由于農戶地塊分散,在管理上出現問題時,只需按步驟拍照上傳,當天就能收到專業人員的“一對一”服務指導,同時針對病理情況向煙農做好施藥補肥的技術引導,把技術指導落實到服務基層的“最后一米”。
今年以來,西秀區局(分公司)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服務困難群眾入手,從解決突出問題抓起、從提升煙農收益出發,圍繞“黨建+創新”“平臺+服務”,用好煙葉服務平臺著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煙農的煩心事。
“我們將進一步建好用活煙葉服務平臺,實現物聯網與傳統煙葉生產的全面融合,助力煙葉生產提質增效,建立完整統一、先進實用的現代煙農信息服務網絡。”西秀區局(分公司)煙葉分管負責人代克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