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欒川縣白巖寺南坪嶺上,純凈藍天映著黃褐色大地,勤快的農人在田間勞作——這幅景象,美得像油畫。12月8日,趁著天氣好,村民劉花帶著一家老小在地里冬耕。“人勤地勤,今年收入還不錯,干著也有勁兒”!
怎么不見你家相如呢?有熟識的老鄉問劉花。
“他去聽課了,我們在這里先翻著地。”劉花始終樂呵呵地,“今年冬耕起壟一畝地補貼50元錢,這么好的政策哪兒找去!”今年,在雨水災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他家保住了12萬元的煙葉收益,全家人干勁更足,早早響應了冬耕起壟號召。
日秋扒鄉村委會議室里,由工會+煙草聯合開展的煙農大培訓正在進行
此時的王相如,正在秋扒鄉村委三樓會議室。200多人的會場座無虛席,煙農們興致勃勃地望著臺上欒川縣煙草專賣局張水源經理講課:“冬耕起壟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發生,緩解土地板塊,改善土壤環境……”
受“九山九水半分田”特殊地貌制約,欒川縣土地稀少,產業缺乏,36年前的煙葉種植,打開了偏遠山區村民致富之門,小小煙區發展僅3000余畝煙田,卻使101戶煙農成為了當地致富帶頭人,成為“荷香小鎮”秋扒鄉的振興產業。
受地形影響,種地還是件辛苦事兒。這里的煙田分布于各村高山坡嶺地帶,煙田地塊達到824塊,最多一戶煙農地塊達到35塊,且零散分布于各坡嶺之間。每到新的一年,測量面積,移栽澆水,培土蓋膜,都為當地煙站和煙農帶來挑戰。這里的春天雖然美的純凈燦爛,卻要面臨冬天的漫長寒冷、夏天的風雨莫測。遇到較為嚴重的干旱天氣,要往海拔900米高的坡嶺上一桶一桶地運水澆田。
培訓現場,煙農認真學習有關煙葉種植知識
天道酬勤,苦盡甘來。2021年欒川縣秋扒煙站收購煙葉實現產值1161.9萬元,同比增長254.2萬元。101戶煙農戶均收入11.3萬元,同比增長3.02萬元,獲得了種煙以來最好收成。小小煙區“小而強”,小小煙田綻放奇異光彩,結出了豐碩果實——
人勤春來早,功到秋華實。從冬季機耕起壟開始抓起,在煙站人員的帶領下,煙農就是冬天里的小蜜蜂。煙站人員通過線上互動模式,定期曬出勤,曬勤奮,倒逼松懈偷懶的“佛系”煙農自覺響應,積極打理田地,為改善土壤結構,提升煙葉品質,保障金葉子豐收加好油,備好課。
“原來是看誰會悠閑,打打牌,喝點小酒,串串門子,現在不行了,煙站的人還查崗,沒及時趕到地里,點名字批評,現在可是比誰最勤快,田里整的最好!”那位曾經云游放羊的脫貧致富戶陳云卿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
初冬的山坳里,有了這些忙碌的小蜜蜂,裝扮了鄉村冬的蕭條,有了這些忙碌著的身影,改寫了冬季農閑變農忙的歷史,熱火朝天的干勁成為鄉村振興征途中靚麗的風景。
2021年,為了打好煙葉收購攻堅戰,欒川縣局認真落實“品種+部位+葉齡”煙葉成熟采收標準,全程落實鮮煙分類編竿措施,尤其是合理調配煙農炕房,讓采收的煙葉立即送往烤房,保證煙葉烘烤質量。
縣局“流動辦公室”為這些繁雜流程和煙葉烘烤作了堅強保障。今年56歲的煙葉科長惠景超,與煙田為伴34載,在煙葉烘烤收購關鍵時節,他的辦公地點就在煙田里,在大雨中,在炕房邊,他是煙農最忠實的伙計。
縣煙草局煙站人員同煙農在冬耕起壟煙田現場
“田里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只有在這里才能發出準確的號令,只有看到煙農出炕的黃金葉才能睡好覺!”惠景超滿懷深情地說道。
在交售煙葉途中天降大雨,大老遠趕來交煙的煙農楊進法,他坐在煙站大院漂亮的休息廳里高興地說:“我好像進到城里的公園里,咱煙站想得真周到,再也不用怕風吹雨淋了!”今年,縣局用心謀劃為群眾辦實事,投入6.8萬元為秋扒煙站進行硬件設施改造,修建了群眾公廁,增添了等候休息廳,搭建了便民雨棚長廊,讓煙農賓至如歸。
又到冬日。地,還是一樣的地,但是在“誰來種、怎樣種、如何種得更好”的問題上,不同的答案組合會有不一樣的效果。農民富、產業新、鄉村美——面對新一年的新希望,欒川縣煙草專賣局將一如既往,助力打造鄉村振興美好圖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