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煙葉生產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去年以來,山東省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引導煙農開展合作互助小組建設,搭建煙農互助平臺,打通管理服務煙農“最后一公里”。
明確標準建小組。按照“地域相鄰、烤房集中、規模適度、能人帶動”的原則,引導煙農成立互助小組132個,實現轄區煙農全覆蓋。每個互助小組煙農5~10戶,平原區單個互助小組總面積不超過500畝,山區丘陵不超過200畝。嚴格遵照“小組成員推選、會議審議、煙站備案”的流程遴選具有組織協調能力、具備較強責任心的人員擔任小組組長,統籌開展日常培訓組織、內部關系協調、技術落實落地等工作。
創新方式共互助。積極鼓勵互助小組結合生產實際創新互助方式、延伸互助內容,充分發揮小組信息資源共享、用工技術互助等方面作用。小組成員間共享水源、烤房、機械等設施設備,減少基礎設施配套和使用成本;通過自發組建和聯合雇用專業隊,實現勞動力資源統籌管理,解決“用工難、用工貴”問題;采取組長帶動、交流培訓、互幫互助,統一生產技術標準,有效提升煙葉生產的均質化水平。
優化機制保運行。幫助煙農完善《煙農合作互助小組公約》《煙農合作互助小組組長職責》等制度規定,探索建立組長例會、人員培訓、溝通交流等工作管理機制,明確互助隊伍組建、專業化服務實施、生產資源調配、作業驗收核查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標準要求。根據互助小組一年來互助共享、煙葉質量和植煙效益等情況,對全市互助小組實施專項考評和先進選樹,進一步激發互助小組的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